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部分 (1 / 5)

从日本回来后,郭台铭就开始了新的布局。当时,鸿海主要生产电视机和收音机的零件,随着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和收音机厂家的相继倒闭,鸿海也受到波及。下一步应该选择什么产品?电脑连接器进入郭台铭的视野。

郭台铭经常去日本买机器,也对未来的市场趋势,做了一些细致的市场调查,他认定,电子游戏机和计算机是未来的成长主流,特别是个人电脑将有大的发展。

怎样才能切入电子游戏机和电脑领域?郭台铭聚焦到连接器上。“我们估算在计算机连接器的制造过程中,鸿海至少有40%~50%的相同技术。”他鼓励员工,“从50%出发,和从零出发做比较,我们选择至少已经掌握了一半关键技术的连接器。”

郭台铭的“运气”总算来了。鸿海开发的连接器正好搭上台湾信息产业急速成长的好势头。1981年,IBM推出第一台个人计算机。此外,当时电子游戏机风行,鸿海业绩颇好,员工扩增到300人,资本额从1982年的400万元人民币,—下子增加到了1983年的1150万元人民币,增长了两倍。

1983年,鸿海利用日本进口的新设备,开发完成计算机业使用的计算机连接器,鸿海开始与计算机厂商建立业务关系。这也是鸿海正式进入PC领域的第一步。

到了1985年,鸿海中高层举行了一次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议,进行竞争策略的规划研讨,研究第一个“五年计划”。

参与这次会议的有关专家认为,郭台铭非常重视技术开发与专利保护,形成了精密模具的开发技术与专利。虽然电脑连接器只是鸿海产品的一部分,但由于其拥有精密模具的开发技术,让鸿海面临许多新的市场机遇,比如生产照相机、家电、机械工具,甚至化妆品所需要的精密零件。而个人电脑已进入萌芽阶段,很可能会成为90年代成长最快的高科技产品。

瞄准电脑连接器(2)

两天的闭门会议使鸿海上下达成共识:专注于个人电脑连接器,主攻世界级电脑客户,5年内成为世界第一大电脑连接器制造供应商。

也许,当时生产电脑连接器是从掌握50%的技术出发的,而以后则显示连接器在整个电脑制造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电脑产品的“神经系统”,而富士康则通过“神经系统”把整个电脑连接起来,从而称霸全球电脑产业。

时任惠普和台塑合资公司惠台总经理的程天纵曾经参与了1985年鸿海的闭门战略规划会。他后来回顾说:“根据我两天的观察,这样的结论与郭台铭对产业的了解和对市场趋势的掌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今天鸿海的发展来看,当时的决定极为关键。从个人电脑连接器切入电脑机壳,创造出独一无二的CMM零组件模组动态模式,接着进一步跨入通信网络及游戏机。当初的第一步如果走错,是否会有今天的鸿海帝国?”

如果说,5年的模具功夫让鸿海站了起来,而接下来的5年则让鸿海看清了正确的方向,专注于电脑连接器使鸿海迈出了第一步。

不惜成本购买好机器

1980年,鸿海进一步扩充中和连城路的工厂来生产家电产品,并且成立了化学电镀部门。

1982年,鸿海终于在土城中山路买下了自己的厂房。这间厂房占地约2200平方米,主建筑物是四层办公室和三层厂房,厂房区隔成“冲压厂”、“模具制造厂”、“电镀厂”、“插座接头零件装配厂”、“D型计算机连接器装配厂”及“仓库”和“餐厅”等。不过,厂房面积不够大,射出成型还要在外面另行租厂房。

除了扩建厂房,郭台铭还尽力购买国外最好的设备。1979年,郭台铭就认识了美国最大的游戏机公司亚泰瑞公司的采购人员方国健。亚泰瑞是鸿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