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里,欧阳南就被安排在其中一辆上。而商队的管事赵半山则独自占有一辆豪华马车,这辆马车明显比其它马车要大,上好的黑楠木车身,车厢上雕梁画栋,很是气派。欧阳南用神识扫了一下,车厢里铺了上好的大红地毯,四周厢体上挂着柔软的丝帛,几张靠椅上都披着整张虎皮。
“这个赵半山倒是很懂得享受!”欧阳南暗道。
像这种战乱时期往来于边境上的商队自然少不了押运的武师。这支商队一共有十二名武师骑着马,跨着武器,分成两排环绕在车队两边。这些武师一个个精神抖擞,神光内敛,显然都有不弱的身手。
商队白天赶路,夜晚在客栈休息,由于货物沉重,行进速度很慢。这一路上凡是路过城镇,只要赵半山拿出华夏官府的文贴,亮出九州商会的名号,当地的士兵都会直接放行,显然这是商会平时早就打通了关节,自然一路畅通无阻。还有几次在半路上遇到华夏军队的巡逻小队,他们在看了文贴后也是挥手放行,甚至有一个军官和赵半山十分熟识,连文贴都不用看了。这一路顺利之极,正是欧阳南想要的结果。
到了第三天的下午,商队终于进入豫省,也就是以前的华夏国土,现在的大蒙国境内。进入豫省后,赵半山命令伙计将九州商会的会旗高高挂起来,毕竟如今在大蒙境内,和先前在华夏境内还是有所不同。在华夏境内时,作为一支华夏商队,安全上还是有一定的保障的,而到了大蒙境内,那就不好说了。大蒙向来对华夏族采取高压政策,大蒙骑兵在野外追杀华夏族人的事情时有发生。九州商会虽然是得到大蒙官府认可的商会,但若不早早亮明身份,天知道会不会惹出很大的麻烦,要是无端遭到大蒙铁骑的砍杀,那才是冤枉死了。
在进入豫省五十里地后,商队遭遇了一支大蒙骑兵的巡逻小队。这支大蒙骑兵小队约有一百骑,战马高大健壮,马背上的骑兵也是孔武强壮,斜跨战刀,流露出一股彪悍之气。
欧阳南仔细看了一下,心想,这大蒙铁骑果然名不虚传,怪不得能够横扫诸国,和大蒙骑兵相比,华夏国军队无论是战马还是兵士,未免都瘦弱秀气了些,缺少那种豪迈彪悍之气。华夏和大蒙迟早是要决战的,看了大蒙强悍的铁骑,欧阳南不禁为华夏的前途暗暗担忧起来。
商队和骑兵小队遭遇,骑兵小队纵马过来,一下就将商队围住,领头军官大声吆喝,说的是大蒙语言,欧阳南也听不懂他说些什么。赵半山早就下了马车,急忙迎上去,也用大蒙语言大声说着什么,双手将大蒙官府派发的路引递给了领头军官。欧阳南眼尖,看见路引下面还带着一张银票。
领头军官接过路引看了一下,不动声色地将银票收了起来,原本冷酷严肃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只见他打了个手势,骑兵小队立即往两边一分,让出一条道来。
赵半山对那领头军官点头哈腰一番,回到马车上,商队又上路出发了。
就这样,凭借着九州商会的名头,商队在豫省境内果然没有遇到任何麻烦,所遇到的大蒙巡逻小队,所经过的城镇关卡,都对商队没有刁难,基本都是直接放行。当然,这一路上赵半山也送出了不少银票。
商队由皖省进入豫省,一开始都是平原地区,走了几天后,逐渐出现了丘陵,随着商队的深入,这些矮山也逐渐变得高起来。这时商队开始出现一种紧张的气氛,尤其是十几个武师,明显绷紧了神经,随时注意周围的动静,双手紧握武器,保持刀剑随时出鞘的状态。
赵半山也不再是躺在豪华马车里悠哉闲哉了,而是不时下车前后巡视叮嘱一番。
欧阳南注意到了整个商队弥漫的紧张气氛,心中纳闷,见赵半山经过,便问道:“老赵,这段路难道很难走,有危险吗?”
“欧阳公子有所不知。”赵半山对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