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去大明山玩住哪里> 第244章 辽王的无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4章 辽王的无奈 (3 / 4)

叫到办事处一个人听戏而已。

如今太子之事已了,辽王就准备再享受几天秦淮风月,顺便再赚点小钱花花,就回辽东去的。

都怪沈胖子,把后世经营会所的经验都搬到这里来了,让自己乐不思蜀!

可是唐铎心里不由纳闷:“辽王殿下怎么一大早就在这里唱起来了,唱的还是‘高处不胜寒’,到底是什么意思?想酒色自污,借机离开京城?”

他最近可是感到皇帝对辽王的宠信和期望甚至超出了太孙……

当唐铎把经辽王修改后的封爵名单拿到朝堂之后,有人还是对这个名单提出了质疑。

老朱对西域战事情况也不是太清楚,也有些不解,只好让人找辽王到朝堂上亲自向群臣解释。

辽王一看,这事关辽东兄弟们的荣誉和福利,只好来到朝堂之上,并难得极富耐心地向群臣一一进行了解释。

一位大臣说道:“辽王殿下,按大明封爵惯例,没有军功不能封侯。徐德只是个种地的农夫,封爵于例不合。”

辽王答道:“这个徐德在河西种了三十多万石土豆,为天山明军送去十五万石,相对于从关中平原运粮到天山,至少节省一百二十万石以上军粮和六万以上的运送兵力。”

“以后朝廷用兵到哪里,就让徐德把土豆种到哪里,徐德就是移动的粮仓,现世的萧何,你说该不该封爵?”

你听小辽王这个比喻,比得好贴切啊!不少人心里暗暗为辽王点了个赞。实际上辽王节省的军粮越多,他们的工资发放越有保障。

唐铎马上为辽王抬轿子:“殿下所言极是。贞观十四年,侯君集虽然击灭高昌国,立下不世之功,但关中百姓为前线转运粮草,十室九空,民生凋敝。”

“而我朝自去年进取西域以来,关中仅向西域运送二十万石粮食。其余所需军粮因为辽王殿下未雨绸缪,让徐德提前在河西种植土豆,保障了军粮供应,此后再无从关中征调一粒军粮,关中百姓无不感念朝廷。”

又有大臣问道:“郭骥和俞靖都是功臣之子,恢复父爵就行了,何必另行封侯?”

辽王就说:“大明封爵旨在论功行赏、功过分明。既不能因父辈之功以掩子过,亦不能因父辈之过以掩子之功。郭骥和俞靖另行封侯,既可激励罪臣之后不要妄自菲薄,继续为大明建功立业,也可鞭策功勋子弟自强不息,不要靠父辈功劳荫庇混吃等死。”

朝中武将听了,也有人纷纷点头,就连老朱也深以为然。

有大臣又质疑:“盛宣、张斧二人,年仅二十,资质尚浅,何况张斧之父张石、盛宣之父盛庸在军中尚且没有封爵,不宜封伯。”

辽王就解释:

“霍去病十八岁封冠军侯时,不过杀敌万人。盛宣、张斧带领所部一路收复哈密,攻灭察合台汗国,横挑帖木儿汗国骑兵,斩获各有五万,其实功过冠军侯。”

“何况我朝封爵论的是军功、斩获,不是年龄、资质。同理,如果没有军功和斩获,年龄、资历也不是理由。”

有大臣又质疑:“纳哈出献出金山,才封了个海西侯,对蒙古首领安克帖木儿和回纥首领仆固义封为郡王,是不是爵位高了?”

辽王就说:“纳哈出投降是四面楚歌,黔驴计穷,安克帖木儿和仆固义是久慕中华,主动归顺,对大明有雪中送炭之功,二者不可同日而语。何况,只要能让西域长治久安,大明也不缺两顶郡王的帽子。”

还有的人提出:“为何这次擒获蓝玉的功臣曹楚材不能封侯?封个伯爵似乎偏低。”

辽王倒不好回答这个问题,只能笑而不语,毕竟对方也是好意。

其实,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有一种执念,即擒获蓝玉毕竟只算是平定内乱,严格讲,算不上军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