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部分 (3 / 5)

日子就会好起来。

1959年3月5日 雨后转晴

自从上年12月5日搬进麻园弄,分到楼上楼下各一间,共31平方米的房子,今天又是小儿子满月,也算是一件喜事吧,特意砍了一斤肉,买了一条鱼,打了一斤黄酒,花了总共不到两元钱。这在全家一个月32元的总收入中,称得上是一大笔开支了。吃过晚饭,我就到港口去移来的几位老乡家里,请她们带我去背木头。她们都说:“你刚做过产,月子里是不能下冷水的。”我说:“又不是初胎,现在已生了四个小孩了,今天已满月,明天我就跟你们去。”她们又说:“你出嫁前可是千金小姐,哪能经得起木头压?”我争辩说:“你们腰经得住压,我就不信。”她们说:“要去千万不能穿布鞋,一定要穿草鞋。”她们递给我两双草鞋。我今年虚岁虽然已30了,明天毕竟是第一次开始为家庭挣钱,高兴压倒了害怕。

1959年3月6日 初春的阳光有点暖

今天,天特别晴朗,但从山里流淌出来的新安江水却冷得刺骨,我们下江背起杉原木,虽然不粗,但已被水浸透,每根至少百斤以上。从新安江南岸背到王家储木场,足足有200米,对于我这个从来没有背过树的女人来说,这确是一场考验。半天下来,草鞋破了,我的脚背上也起泡了。吃过中饭,给满月的儿子喂了奶,嘱咐12岁的大女儿管好三个弟妹后,又上了白沙渡船来到新安江南岸。当我再次穿上新草鞋,脚背上的水泡破了。一根百斤重的杉木压在肩上,破了的水泡渗透出血。我咬紧牙关,一根一根地背,跟着背树的妇女们,她们走,我也走,她们跑,我也跟着跑。一天下来,我拿了5个工分。回家的路上,我们港口的同乡妇女夸我说:“真想不到你也能背树。一个星期后,你一天挣7个工分不成问题。”我心里盘算着:一个工分1角2分钱,7个工分就是8角4分钱,如果天天都下江背树,一个月就能挣25元2角钱,再加上他爸的工资,人均将近10块钱一个月,老二、老三也能读书了。生活也就好过了。我越想越甜蜜,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1965年7月12日 烈日炎炎

背树赚钱已上瘾了,每天三四百个新安江水库移民的妇女在王家储木场说说笑笑,一天背上几十根树,不仅赚了钱,心情也开朗。老二小学已毕业,他考上了白沙中学。读书不成问题的老三也读四年级了,老四下半年也将入学。只亏待了大女儿,只在淳安港口读到三年级就辍学了。下一代不可能个个成龙成凤,只要全家身体好,他爸能挣工资,我能背树,后面三个子女读书不成问题。

1969年农历十二月初八 大雪纷飞

已经四年没提笔写日记了。自从老二小学毕业那一年,他爸突发心脏病离开人世。只拿到200元的安葬费,其他什么也没有,我的精神全垮了。老二拿到白沙中学的入学通知书,书是读还是不读?已经下放农村的大女儿回到家劝我说:“弟弟的书一定要读。”我听了大女儿的话,振奋起精神。我依然天天下江背树,靠我这个近40岁的妇女支撑着这个家,培养着三个子女上学。我们连青菜都无钱买,许多日子,只靠盐汤泡饭吃。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移到建德的一个远房亲戚来我家说:“我们要转迁江西省资溪县,听说那地方田多人少,吃饭不成问题,居民移到那里,小孩也给安排工作。”我怕折腾,再好的地方,财产也是要靠双手去创造,我谢绝了这位好心的亲戚,继续背着安徽在白沙转运的木材。

陈夫花的日记片断反映出了新安江水库移民创业的艰难和辛酸,也反映出了新安江水库移民的奉献和乐观。

浙江建德白沙城是在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她伴随着新安江水库的兴建而发展。新安江水库移民的心,50年从来没平静过。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