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舍近求远其实是为了让自己交出可以远航的船只,为他扩张领土?就算被付了一定佣金之类的,但这样自己岂不还是很亏?!
“一半的人口!”不行,绝对不能做亏本的买卖,否则今后双方的贸易也极难平衡,千雪准备狮子大开口,最少也要争取一些利益,一半的人口要不来,三分之一总是可以的吧?
“可以!”没想到对方极其爽快地就答应了,千雪甚至怀疑这货是不是吃错了药。“但我还有附加的条件,诶,你别一脸‘原来如此’的表情嘛,你放心,容易的很,而且你们也绝对不会吃亏。”
这倒引起了对方的好奇:“哦?说来听听。”
“你也知道咱们要打仗备战,就得需要兵器,而制作兵器各种矿石就必不可少,所以咱们之间的贸易还请多向这边输入些矿石,你先别着急回答我,我知道你们的矿山不多,开采人员也不够,而且还要应付公孙康,因此我才答应给你夷州一半的人口。此外,会稽也要向你们那边输送一些人员,别误会我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协助你们开采矿产。当然了,若是有幸能够探明一些潜在的矿山,到时候还请卖得便宜一些。”
“哦?看起来确实是互利之事,不,甚至可以说我方得利更多一些,你该不会有什么别的小算盘吧?”
“哈哈,怎么会?只不过是给贸易伙伴的见面礼而已,况且说不定以后还能有用到的地方呢?比如咱们合力攻曹?”
一句话就把自己的野心给暴露了么?哼,这样也好,虽说看上去你能不能有攻曹的那一天还很难讲,甚至武断一点都可以说是天方夜谭,但也与我方利益并不相冲,“那就期待那一天的来临咯?诶,你做什么?”
“既然谈妥,咱们也得有个署名的协定不是?我也好回去交差啊!你放心,我会写明每一条每一款,直到你认可为止,反正没签名都是不作数的嘛。”
最终,一式两份的“贸易”协定便在这个不起眼的房屋里完成了。
当然了,被后世称之为“血汗之约”的这两份协定,就是两个签署人林家仁与千雪都没有预料到的了。
后世有史学家称,日本国今天这种待遇是怨不得别人的,正是他们的祖先犯下了愚蠢的错误才有了当前的困境,资源枯竭就求爹爹告奶奶的,实在是不堪入目。也有史学家表明,尽管日本倾尽国力研发新能源,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还是改变不了他们需要依赖别国输入生活用品的窘境,没办法,谁让他们当初就习惯了。
而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几乎都有这么一段话:于三世纪兴起持续到五世纪的淘金热,完全无视价值规律市场需求而无节制地开采,导致矿产呈几何递增的趋势流失,那是一场举世无双的浩劫。
而罪魁祸首就是……
大家都懂的,贪婪的人性呗,还能是林家仁不成?
第573章 余姚的扫尾工作
走的时候,千雪还挺高兴,说是要尽快做好开拔的准备,争取在年前启程回国,连春节都不打算跟林家仁他们过了。
“哦,对了,看在你这么够意思的份上,我就再奉送一条消息给你好了——这一次公孙家的来人中,有一个是姓袁的,我无意之中见他们对他是相当紧张。好了言尽于此,我去也!”
“姓袁的?你这么快就走,不等公孙康的使节团了么?”什么意思?对方专门留下这样一句不清不楚,看起来还有所保留的话,林家仁还想继续问问。
“要等啊,不过咱们的事情更急啊,况且吴郡也有艘艨艟,他们想要回去也不是什么难事。我听那边的手下说,那艘船上也有个同为袁姓的重要人物,而他也被使者们相当重视,同时他也与这边一样跟随着使者团行动。所以我才觉得奇怪,想着还是告诉你一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