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里有一封书信,还请大人先过目。”他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估计说什么话人家也不会信,不如直接出示物件来得实在,而且自己这副德行,还是早点做完事情收工,好好养伤去好些。
说着,他将手吃力的送进了怀里,一番寻找之后,又缓缓地掏出了手。整个过程玲都是目不转睛,生怕这又是一个掩盖手法逆天的刺客。
“就,就是这个了!”
“啥?你管这叫做书信?!”
林家仁一头雾水地看着对方手里的……昆布?又或者是麻布?总之就是一块长相极为难看的布块!那上面能写字么?这人不是在开玩笑吧?
看着对方极为认真且恭敬的态度,林家仁不怀疑自己的想法都是不可能的,心中一阵纠葛之后,还是决定先睹为快:“呈上来吧。”
而事实是,这的的确确是一块写有字的布,只是那上面张牙舞爪的黑线条,他竟然一个也不认识。
这是小篆,而且是秦篆,只识汉隶的他要能认得那还真是出鬼了。
“啊,啊,这个,嗯,你先下去休息吧,我需要时间讨论一下,再给你答复。”
万金油似的回答!不愧是跟了尚香姐这么些年啊,这也学了来。林家仁还记得,每当尚香姐不知道怎么回答对方,或者搞不清楚别人意思的时候,她就会来这么一句,然后下一步基本上就是找人商量,那个**多数时候就是林家仁。
来人还想说点什么,但看了看林家仁严肃认真的表情,还是生生地把话给咽了下去,一瘸一拐地走了出去。
而林家仁人,和以前的尚香姐易地而处之后发现,现在该轮到自己找人了。
“玲,玲,快过来看看。这都写的什么啊?”不懂就问,一向是林家仁的优点。
“这个嘛,我看看!哦!啊!嗯!”
“怎么样了,说的什么?”
“不知道。”很干脆很利落的回答,玲完全就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我都没读过书,诶,你不是饱学诗书的么?怎么反倒问起我来了?”
“我都忘记了,帮主公批示上书的时候,是谁在旁边给我念来着,现在她居然告诉我她没读过书?这是不是有点荒天下之大谬?”
“我的确没读过书啊,可以识字跟这个没关系的呀!”
“呃,不跟你啰嗦了,我去问别人……那啥,还是你去把他们都叫来吧,嗯,沙摩柯就不用了。”他认识的字比三岁孩童还少呢,这是个硬伤。
“我还是去找留在驿馆的佐官吧,我想花脸他们也不会认识这种字体的。”
还是玲想的周到啊,不一会儿几个文人打扮的家伙就被找了来,看打扮就知道一定是那种排不上号的刀笔小吏,不过单论识字的话,林家仁不用掂量就知道自己肯定不如人家了。这年头的官员提拔可没有后世那么高端,没有科举也没有高考,有的只是各自为阵的选拔,各大家族、高官或是诸侯们的豢养,也就是传承自春秋战国的门客体系。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大汉朝独一无二的孝廉体制。
孝廉,就是功名,顾名思义推举的就是两种人:孝子和廉吏,为官员晋升的正规途径,在两汉之时应用相当广泛,原是每一年各郡各县各举荐一孝一廉共两人,大多为邻里通晓经典之儒生及当地下属之小吏。顺道说一句,还要考试哦。先推举后考试,考试通过才能够被录用,而考试的内容还分得很细,根据被举人之学艺而定分别加试不同科目。
在东汉末年,这种制度更加盛行,别看曹操说什么唯才是举不顾德行提拔人才,但你仔细看看那些处在关键位置的哪一个不是出自豪门望族,又有哪一个不是被举过孝廉的,连他自己当年去洛阳做官不也是走的这条路?而那些有才无德的人,他会用而且用的还不错,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