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还不如都分开,这见的时间和次数少好了;感情自然好很多。
正因为他们这方面很通情理,所以叶家才会松口答应的。
“我看还是我这当老子的做的好;从来不纳妾;所以叶家看着我们门风好;就把姑娘定下来给我们家了,也是我有先见之明,看看,多少人想到咱们家来?”最难啃的叶家都如今被他们打动了,这是多有成就感的事儿?
而在冬天的时候,叶二老爷接了一封信,然后对付氏说道:“先生家的人要过来了。”
叶二老爷说的先生,是叶二老爷的座师,他考中进士后,是这位座师赵大人给自己保得媒,然后他才和付氏成的亲,不然说不定叶儿老爷要娶邱家的表妹了!
可以说,是他们两个的大媒人。
现在赵大人家的人要过来了,付氏也很好高兴,问道:“是在外面住,还是到我们这里?”
当初赵大人丁忧回了老家,然后三年过去,赵大人感觉自己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就没有出仕了,前几年就过世了。
“还是住在我们这里吧,屋子也多。”叶二老爷说道:“是座师的孙子,名字叫做赵楚。”
不过这信当然不是赵大人写的,那赵大人都过世好几年了,写信的是赵大人的长子赵大老爷,赵楚是他的儿子,听说读书很不错。
“难道是叫他过来,让你指点指点学问?”其实这种事儿也根本就没有什么,毕竟是恩师,就是亲自教导赵楚都没有事儿的,只要那孩子有天分,然后勤奋好学,到时候能走上仕途,对恩师也是一种安慰,这读书人家最忌讳的就是有才之士断层了,一代中没有好的读书的苗子,那就是几十年都青黄不接的,所以很多家族都会支持族学,也是希望能从族学里发现读书的好苗子,把整个家族一代代的继续发扬光大起来。
至于去国子监读书,那也好歹得至少有个秀才的名头,不然就是找关系也进不去的。
但是一般有自己先生的人家,是不会把孩子送到国子监去的,想叶承修们,都没有去过国子监,照样都读出来了。
叶二老爷看完信,给付氏也看了一遍。
付氏皱眉,这赵家就落魄到如此地步了?连供孩子继续读书的钱都没有了?
“老爷,咱们每年都给恩师送了年礼去的,这不至于吧。”
只要好好打算,这过着富足的日子是不成问题的,怎么就成了现在这样了?
那边是赵大人的家,她们也不是赵家的人,根本就不好打听,难道那些年礼都用在了不该用的地方?
可是既然送过去了,怎么处理,也会死人家赵家的事儿,她们要是过问,那就是越矩了。
信上面写了,想要叶士英支助赵楚把书继续读下去,不然这孩子就前程尽毁了。
然后是家里也不是读书的环境,还是到京城过来的好。
赵大人是他们两个的大媒人,他们也敬重赵大人,所以每年不管赵大人在不在,都会送东西过去的。
叶二老爷说道:“好好给那孩子安排一个地方,现在承修也成亲了,不再在外院住着,他以前住的地方就给赵楚住吧。”
这种事儿不过是小事儿,付氏自然是点头,不过付氏还说道:“赵楚毕竟是外男,以后让四娘,七娘,八娘她们都回避一下,免得冲撞了彼此,也不好。”
所以叶四娘,叶七娘,叶八娘他们都知道过不久家里就要来一个人,是要借住到她们家的。至于住多久,这个不一定,按照叶二老爷的说法,就是以后这个赵楚考不上,到了成亲的年纪,他也会出一份力量的。
这古代尊师重教,果然是很厉害!
她们都知道这来的人是爹以前的先生的孙子,叶四娘当家当的久,都知道每年家里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