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部分 (4 / 4)

基本同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这里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充满激情。这里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拥有一体化的配套教育体系;从劳保、工会、医院到文化中心,拥有一条龙的福利保障机制。能够进入这样的企业对于九十年代以前的人们来说是一个梦想。

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些国有企业在特有的历史环境长期作用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生活氛围。从一种文化的形成和价值体系建立的角度来看,我姑且把这种文化现象称之为“国企大院文化”。

我是一个从小在“国企大院文化”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中,我曾感到处处充满阳光。同龄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一呼百应聚集在一起,一张张青涩的脸庞中有彼此熟悉和完全陌生的,但是这些毫不影响大家在一起疯狂的玩耍和打斗。那时候的游戏简单甚至无聊,比如小学生常常爱玩打玻璃球、拍画片、爬高上低什么的。再大一点的孩子爱去游泳池、溜冰场玩。胆大一点、有点痞子气的“不良少年”常常故作老练的“挂”女生,由此产生许多因为争风吃醋而展开的“激烈”战斗,打得一塌糊涂,甚至丢了卿卿性命。这些人平时不爱学习,都是所在学校出了名的“痞子”,放学时他们经常站在学校门口聚众“示威”,都是些不好惹的主儿。现在想想,那又何尝不是一种青春勃发、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意气呢?所以,我喜欢王朔的小说,在他的小说中我能看到一些熟悉的身影和久违的亲切感。

国企大院文化具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公序良俗观念。大家会很自豪的把单位作为自己为之骄傲的资本或依靠,有问题首先就会想到找厂里解决,有些问题现在看来真的是啼笑皆非,比如说男张三勾搭上了女李四,男张三的老婆就会到厂里报告,哭哭啼啼求厂领导出面为自己作主。平头老百姓倒也罢了,大不了丢面子赔不是,但是如果在厂里有了一点地位的人就麻烦大了,丢面子赔不是倒是小事儿,可能丢官降级甚至身败名裂。所以,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好像自然而然形成一种无形的道德监督和约束体系,大多数人们自觉自愿对传统价值观所弘扬的了“礼仪廉耻”进行有力的维护。可以说人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热情的天地里,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真诚的笑容,有了困难会有很多援助之手向你伸来。后来我成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还保持着一种良好的传统,每年春节都要去单位困难户、五保户家“送温暖”。

国企大院文化深刻体现着我国政治体制的印记,企业内官本位思想非常突出,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企就是一种“官商”。我曾经工作的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享有很高的行政级别,有严密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繁琐细密的办事原则,很多时候我感到仿佛不是在工厂,倒像走进了国家某个部委的办公大楼。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人们自然对拥有一定社会地位和有些职权的人产生敬畏和尊崇。管理制度的形而上与冗余的机构设置,僵化了国有企业的运营肌体,造成了官僚主义作风的漫延。像王朔小说中描写军队大院生活,小伙伴们有时会把自己的爸爸拿出来“晒晒”,他爸爸是师长、你爸爸是团长、我爸爸是军长一样,国有企业官本位思想对下一代的影响也是无时无刻不在的,初中时我一同学的爸爸个厂领导,在学校里我们感到老师甚至是校长都对他爱护有加。当然,同学们之间纯朴真诚的友谊还是多于世俗与势利的。现在“尊师重教”成了人们的共识,有次回家碰见某位领导正抱着两箱水果往楼上搬,我说哎哟您这是怎么着自己干上了,这也不是您家啊?他借机停下来擦去额头上的汗珠,有些尴尬的说,这不刘校长在这儿住嘛,争取给孩子分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