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里的一百多号人,加班加点连轴转,都忙不过来。幸亏前期销量还起来的时候,陈自正听了徐建军的建议,持续生产,而不是减量。
不然眼瞅着白花花的银子,赚不到自家口袋里,那比没有订单更让人难受。
之前陈自正还怕这种销量是一时的,不太愿意加人。
毕竟现在的人工,可不是以后的电子厂,每天都在大面积招人,每天也有大批的人离职。
这个时候的工作,那都是被视为铁饭碗的存在,一旦招进来,想辞退那是想都别想。
但是订单都砸到头上了,这个时候哪还管那么多,先干了再说,人不够,就让区里找其他企业凑,反正现如今满产的厂子也没几个,闲人一大把。
这源源不断的订单,对于陈自正来说,就相当于尚方宝剑,此时的生发剂厂子,也不再是刚开始那个要人没人,要地盘没地盘的累赘。
当初答应赵光给转户口,安排房子,根本不敢跟上级提。
现在借着这个爆单的东风,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给解决了。
给安排了小两居,赵光也终于可以把家人接过来一起住了,当初听那个姓陈的许诺,他就奋不顾身的跟着一起来人生地不熟的京城闯荡。
心里的那种不踏实感,他也没法跟周围的人诉说。
写信给家里的时候,他也是只报喜不报忧,生怕家人跟着担心。
现在好了,终于不用瞒着家里了,赵光也可以光明正大的告诉他们,他真的不是被骗子忽悠到这里的。
高兴的赵光干劲十足,几乎天天扑在厂里。
老赵这状态要是让徐建军看到,估计会认为自己无形之中把大佬的创业思维给扼杀在摇篮之中了。
因为人一旦进入某个舒适区,想要再跳出来,那是相当的困难。
如果你现在福利好,待遇足,还能受到别人的重视尊敬。
工作开心的不得了,怎么可能还想着出去从零开始闯荡那变幻莫测的从商路。
小富即安的幸福,和大富大贵之后的心态失衡、妻离子散,孰优孰劣,还真不好说。
徐建军不会白费心机的替人做决定,也不会因为改变这点进程,从而影响一个人的前途、财运,就惴惴不安。
如果是那样,他早就郁郁了。
只要做到问心无愧,把自己说服了,那一切都随他去吧,谁告诉你这个人注定就应该走那条路的。
也许这边的风景更好。
:()人生激荡四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