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大唐气象下载> 第17章 叛逆太子李承乾,发生在贞观年间的夺嫡之争(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叛逆太子李承乾,发生在贞观年间的夺嫡之争(上) (2 / 3)

的儿子,那个指挥作战用兵如神、治国理政游刃有余的太宗,竟然表现的束手无措,只是下令让东宫属官更加严格的约束太子。

贞观十三年(639年)十一月,右庶子张玄素劝谏太子不要因畋猎而耽误学业,太子不听(注:左、右庶子均为太子属官)。

贞观十四年(640年)十二月,太宗得知张玄素在东宫能够认真履职,数次规劝太子,将他晋升为青光禄大夫,兼任东宫左庶子。

这无疑给众多东宫属官释放了一个鲜明信号,对太子越是严苛、越是勇于劝谏,就越有可能升官。当了榜样的张玄素,积极性被彻底调动起来!

太子有次在宫中敲鼓,张玄素听到鼓声跑了过来,苦口婆心劝太子不要这样,太子被他缠磨的无处可躲,只得当着他的面把鼓砸烂。

太子有段时间没出来接见属官,张玄素又来劝谏:“朝廷选拔贤良辅佐您,您却动辄月余不见我们,我们又怎能发挥作用!再说深宫之中只有女人,不知在您身边可有像樊姬那样的嫔妃劝您向善(樊姬是楚庄王之妻,以善于劝谏闻名于世)。”

太子听了这暗带讥讽的话,恨不得狠狠抽张玄素个耳光,又怎肯接受他的劝谏。

张玄素出身寒微,靠着实干和才能,一步步做到了五品官(地市级)。但他好面子、慕虚荣,从不提及自己过往,与和他经历相同、却总公开谈及个人卑微历程的孙伏伽相比,格局上差了许多。

贞观十五年(641年)五月,太子詹事于志宁劝太子不要在农忙时修建宫室,不要喜好郑、卫靡靡之音,不要过于宠信宦官,太子不听。

得知太子私自把突厥人达哥友招进宫来,于志宁竭力劝阻,语气颇为不善,惹恼了太子,派刺客张思政、纥干承基暗杀他。

这两人趁夜摸到于志宁住所准备行刺,可当看到于志宁家中的寒酸景况,知道这是位好官,没有忍心下手。

【03】来自魏王李泰的压力

就在太子行动愈发出格之际,比他小一岁的魏王李泰却开始活跃起来。

李泰是位文学发烧友,喜欢与当时的名儒大家交际往来,太宗对这一行为非常欣赏。加之李泰不是储君,太宗便将浓浓的亲情倾斜到他身上。

依唐制,亲王李泰身边也有一支专门服务于他的官员队伍。这些人看出太子失宠,便开始动了念头,不断怂恿李泰迎合太宗,好好表现。

魏王府司马苏勖劝说李泰,让他仿照古时贤王,编修一套大部头着作,以示博学多知。李泰接受了他的主张,在王府开设馆舍,延聘当时能人,一时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贞观十六年(642年)正月初九,这部名为《括地志》的宏篇巨着编修完毕,呈交太宗御览。

全书共计555卷,详实介绍了大唐所设十道(相当于省)、358州(相当于地级市)、1551县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和地形地貌等相关情况。

不论魏王出于何种动机,这部书确实是一部在人文、军事、科考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价值的实用性书籍。

太宗很满意,大幅提升了李泰的月俸。可能是过于高兴,没有考虑太多,李泰月俸竟超过了太子。这种做法在等级森严的年代,无疑犯了大忌。

谏议大夫褚遂良当即指出:“圣人制定礼法,要义在于尊上而卑下,太子的待遇怎能与亲王相等。您即便再疼爱魏王,也不能让他僭越太子,这是防患于未然的根本保证。如果应当亲近的不亲近,应当尊重的不尊重,奸佞之徒就会伺机而动。当年汉朝窦太后宠爱梁孝王,反使他忧郁而终。如今魏王刚刚开府任职,您应教育他在遵守礼法的基础上保持谦谨,这样才能成为国家栋梁。”反应过来的太宗采纳了他的意见。

太宗又让李泰搬到距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