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他正在开创一条从生态农业到旅游农业的新路。他感慨地说:“我虽然是松阳生,松阳长的松阳人,树长得再高,再大,但我的根在淳安。我们村还是借用原来的村名,让子孙永远记住自己是淳安县松崖乡墙里村迁移来的后代。” 。 想看书来
3.库底的松崖乡(3)
松崖乡1959年一年内迁移新安江水库移民725户,2730人,他们在开化县青阳、息村、东坑口等地日耕夜宿,繁衍后代。10年后,不少松崖乡的乡亲又按国家计划离开了新建的家园,迁往江西省德兴县和铅山县安家。16户,81名童氏后代在开化县东坑口和龙山底生活不到一年,就回流淳安,他们最后又自迁江西省南丰县。1960年开始,松崖乡水位高程80米以上的樟树下等七个村往当地的山上搬迁,田淹了,地淹了,他们的故土沉入了水底。106户,501人从1962年起经历三年,再次迁往浙江最西南端的龙泉、庆元和松阳安了家,还有里塘、毛家坎、云头回流后靠的五户,23人,自迁安徽歙县等地。松崖乡沉没了,松崖乡消失了,松崖乡的836户,3254人的新安江水库移民永远离开了故土,他们在新的天地里创造着新的生活。
新安江水库移民中,松崖乡只是移民版图上展示出的一角;松崖乡10年的移民史展示了一幅幅悲壮的移民蓝图:
1961年1月,对不具备安置条件,安置密度过大的淳安县42个大队,5969人重新迁移到衢县、常山、金华等县农场。
同年11月,就地后靠的43个移民大队和12个移民安置大队的2621人,重新转迁遂昌、武义农村插队。
1963年初,7个移民安置大队,1101人,重新转迁遂昌、武义等县重新插队。
1964年5月,又有928人从淳安重新转迁遂昌、武义国营农场。
1964年5月至1965年,淳安库区7230人重新转迁龙泉、云和两县农场,634人重迁武义县农村。
1966年,1424人重新转迁衢县农村插队和安置在国营农场。
1968年8月至1971年1月,淳安县安置密度过大和不具备安置条件,迁移到江西省的52535人中,只有17600人是新迁第一次移民。有34935人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甚至更多次的重迁移民。
从1961年开始,淳安自行转迁安徽省的新安江水库移民1078户,4479人。淳安自行转迁江西省的新安江水库移民2264户,10062人。
1962年,墙里村的部分后靠移民重迁后,新安江水库水位高程不断往上提。新安江水库水位的不断升高,村落的转迁,行政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变更。1964年4月,经批准,松崖公社撤销了。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松崖乡乡名从此也在地球上永远“消失”了。
新安江水库移民进入上世纪60年代中期,情况发生了变化,强制的命令已经不起作用了,工作难度增加了,政府和移民经常处于僵持状态。方鸣新向淳安县移民办提出一个新要求:“一定要自己独立建大队,否则不移。”而龙泉县从1964年开始接受新安江水库移民,就定下了一个原则:“移民全部安置在山区。”龙泉县本身就是山区,再往山区移,就是要把新安江水库后靠再迁移民往龙泉的大山里送。这给淳安县移民办工作人员增加了难度。但这是一项硬任务,最大的难度也得攻破。
坐落在水位高程90米以上的史家里塘大队,1961年才开始后靠搬迁,他们利用自己房子的砖瓦、木料在山上建了房。1962年,县移民办来动员他们转迁,全大队没有一户愿意。到了1964年,他们村里的田几乎都被新安江水库给淹了,全村340人吃饭主要靠国家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