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时怔了一下,
然后,
无奈摇头:“老师就没有发现,三司张方平,实则,并不称职吗?”
包拯迟疑了一下:“纵如此,官家也不必强提老臣啊!”
赵时摇摇头:“非是强提,财政乃一国之命脉,老师,或许,专业的能力上差了一些,但是,老师的性情,却是极其适合坐镇其中,换言之,这个位置上,除了老师,换成其他人,朕,并不信任。”
旋即,
赵时太知道,包拯的,别扭性格了,继续道:“况且,老师可知,百姓最恐惧的是什么?天灾?人祸?不,是苛捐杂税,若老师能够在上面用心一些,哪怕,纸只比张方平干的好一些,那也绝对能让少说十余万百姓,过的更好,况且,老师本就是朕的老师,老师是朕信任之人,朕重用自己信任之人,有何不可,老师就要因为一些些闲言碎语,觉得,你是借了朕老师的光,这才爬上三司使的位置,置百姓,置朕于不顾,那”
“行了。”
包拯,
忍不住的黑了脸:“老,老夫才不过说了一句。”
一句怎么了?
一句也得把你那点小别扭给你拧过来,赵时有些意犹未尽的闭上了嘴,然后问道:“老师,这一路上,辛苦了。”
包拯颔首,
固然,
他不愿意承认,甚至,他很排斥,自己因为是赵时老师的身份,而被赵时优待,但是,有一说一,赵时登基之后,他足足高兴了好几日,不是为了自己,而是觉得,赵时登基,应该能救一救大宋子民,然后作揖道:“官家,老臣这一路行来,哀鸿遍野,百姓,苦不堪言”
赵时,
脚步,
顿了一下,
也就是包拯,这要是换个人,哪怕是赵时,也不由的得斜他一眼,什么意思,说我这皇帝,当得不好?
当然,
包拯换个皇帝,哪怕是他这种性子,也不敢说的这么直接,而且,赵时登基才几日,天下与他,有什么关系,他只是有些感叹:“尤其是燕云之地,老臣虽未亲入燕云,但是,老臣在北京大名府,按照官家旨意,替换大名府官员的时候,遇到了一些自幽州,逃回来的百姓”
“唉!”
包拯叹了一口气,
“契丹虽然设立了南朝廷,但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看契丹人如此,契丹人,看我们,亦是如此,他们在契丹治下,简直猪狗不如。”
赵时,
沉默,
“那,民心如何?”
包拯,
眼睛一亮,
他之所以,一回京,连家都顾不上回,就来觐见,便是因为这个,急忙道:“可用。”甚至,为了加深赵时的决心,还补了一句:“大宋毕竟为汉人正统,只是”
“只是?”
赵时往狄荇凡宫殿走的脚步,顿了一下
包拯黑着脸,叹了一口气:“只是,燕州沦落数代人,固然民心可用,却也存者寥寥,十室九空,且,即使是活下来那一部分,也有很大一部分因期盼,生恨,恨大宋数十年,寸功未建,不仅仅不再期待,反而彻底的加入了契丹,且,较之契丹人,对大宋,恨意更甚。”
赵时颔首,
这是,
正常情况,
甚至,
不要说燕云沦陷这么多年了,就是刚沦陷,甚至,还没有沦陷,都会有一部分人更向往与自己不同的国度,费尽心思的加入进去,然后,反过来,比那个国度的人,更加狂热的对付自己的相似之人。
他更有些难以接受的是
“十室九空?”
包拯一怔,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