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部分 (1 / 5)

“我草!”

周赫煊抹了额头的一把汗,惊魂未定道:“你这是玩儿命啊!”

“放心,我有把握,”冯庸自信地说,“上次那架飞机要小一些,才助跑50米就飞上天了,这120米的跑道绰绰有余。”

“你厉害。”周赫煊无语道,心里发誓再也不坐冯庸开的飞机。

冯庸很快就把飞机开到城市上空,没事瞎兜圈子玩,发动机的隆隆声吸引了不少上海市民驻足观看。

不多时,下方居然又飞来一架飞机,冯庸立即朝人家飞过去,还冲对方挥手大喊:“嗨,下午好!”

可惜听不见,招呼白打了。

跟冯庸一样,对面那架飞机也在城市上空盘旋,不过他们并非在玩,而是往城里扔东西。

成百上千的小型降落伞,如同蒲公英的种子,在天空中到处飘荡,模样煞是好看。

“这啥玩意儿?”冯庸诧异道。

周赫煊想了想说:“可能是在发传单吧。”

“你捞一张看看。”冯庸说完就开着飞机俯冲下去。

飞机两侧没有封闭,周赫煊顺手一探,就捞到只飘扬的小降落伞,伞下还缀着印刷纸张。

周赫煊将那印刷物打开,上面的内容让他瞬间无语。

“写的什么?”冯庸问。

“广告,”周赫煊满额头黑线,“唐驼的卖字广告。”

咱们说袁公子登报卖字,已经非常有个性了,可唐驼更牛逼,居然用飞机散发卖字广告。

唐驼是谁?

就是本书前面章节里提到的,六年内写了3万副对联,雇佣两个助手磨墨还不够,自己发明磨墨机那位。

冯庸听了大笑:“哈哈,有意思,头一次见用飞机发卖字广告的,我得去拜会拜会。”

周赫煊只能表示:民国的疯子真特妈多。

由于飞机的油不太够,冯庸只转悠了几分钟,便前往虹桥机场降落,然后两人坐车返回海格路宅子。

当晚歇了一夜,冯庸便开着飞机前往北平,然后转飞奉天向张学良复命。

在上海逗留数日的汤因比,也带着女秘书前来辞行。他要去南京拜访常凯申,然后前往湖北和山西,四处考察中国的文化和政局。

汤因比问道:“周先生有兴趣到伦敦大学授课吗?”

“太远了。”周赫煊直接拒绝。

汤因比发出邀请道:“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周先生能去英国做学术交流,那边的学者肯定很感兴趣。”

“以后再说吧,”周赫煊拿出一沓稿件道,“这是我的文章,已经翻译成英文了,汤因比先生你可以替我带回英国。”

“荣幸之至。”汤因比笑道。

那些正是《历史研究》稿件,不过周赫煊讲课的时候,改成了《人类文明史》。内容与讲课时大同小异,不过也有些修改,是他跟汤因比讨论后定的稿。

两人已经约定,这一系列学术论文,观点不同的各自撰写后署名,观点相同的则共同署名发表。

汤因比走了,沈从文也赴任了,被胡适邀请去中国公学当老师。

结果上课的第一天,沈从文就闹出大笑话。他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的学生久久不语,脑子里一片空白,脸和脖子都憋得发红。

学生们有些懵逼,不知道这位新老师想干啥。

只听沈从文说:“给我五分钟时间!”

好嘛,沈大作家是脑袋宕机了,第一次讲课有些找不到北。

中国公学就在上海,周末大家出来聚会时,沈从文自然而然成为被调侃的对象。

沈从文表情显得很尴尬,胡适安慰他说:“没事的,慢慢就好了,第一次难免出差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