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乱清小说阅读> 第234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4部分 (2 / 4)

前,慈禧说道:“关卓凡,你留一留,有几句话要问你。”

这个原在关卓凡意料中。昨天下午,他上了一个密折。密折里的提议,兹事甚大,关节甚多,今天两宫非当面向他问个清楚不可的。

既然是密折,自有不足为外人道处,所以得单独回奏。

其他的军机退出之后,慈禧高声说道:“来呀,给关卓凡搬一张凳子来。”

外面的太监,赶忙进来,搬了张锦凳过来,在御案的左手边轻轻地放下。

这就是“赐坐”了——这是关卓凡首次在两宫皇太后面前享受到的“恩典”。

他恭恭敬敬地谢了恩,坐下了。心里想:什么“待遇”都得比着恭老六,挺好。

看着他坐下来,两位御姐的脸上,自然而然地露出了笑容。

慈禧的笑容里,还多少带了一点俏皮的味道,好像关卓凡是一件什么有趣的物事。

她缓缓说道:“你那个折子,教皇帝‘兵事、洋务’的师傅,是不是就是你自个啊?”

关卓凡颜色不变,说道:“臣的一点小心思,难逃两宫皇太后洞鉴。臣厚颜,是打算毛遂自荐来着。”

关卓凡的这个密折,就是关于为小皇帝添加师傅的事情。

关卓凡建议的第一个人选,是翁同龢。

翁同龢是咸丰六年的状元,那一年,他不过二十七岁。翁同龢是有真学问的,而且,人也开通,不是倭仁那种老古板,也非徐桐那种道学家,拿来教小皇帝写字、做文章,做基本的语文训练,一定是好的。

至于在政治上影响小皇帝,像原时空他做光绪帝的老师那样,关卓凡以为,这个时候的翁同龢,还没有这个意识,也没有这个能力。自己先不需要操这方面的心。

翁家是常熟望族,祖孙三代,都出牛人。

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在咸丰朝做到大学士,也做过同治小皇帝的师傅。

翁同龢的大哥翁同书做过安徽巡抚。

翁同书的儿子翁曾源幼承家学,惜乎屡试不中。翁存心死后,以帝师故,朝廷赐其孙翁曾源举人,免会试,直接参加殿试。结果翁曾源一举大魁天下。

如果翁同龢进“弘德殿行走”,那么翁家前有“叔侄状元”,后有“父子帝师”,算是佳话加佳话了。

关卓凡举荐翁同龢做小皇帝的老师,除了翁同龢确实是合适的人选外,和翁家的籍贯、背景也有关系。

翁同龢既然是江苏人,那么和潘祖荫一样,可以算到“轩系”里面。对于读书人来说,成为帝师,既是绝大的荣耀,也是踏上入阁拜相的捷径。“荐主”的情分至重,翁同龢必然感激。加以经营,翁某一定会成为自己的羽翼。

除了举荐翁同龢,关卓凡建议,为小皇帝的功课,加一门“兵事、洋务”。

“洋务”——关卓凡在折子里说,现在这个世道和以前已经不同了,不论是友是敌,总得和洋人打交道。既然要打交道,就得知己知彼,这样才不会吃亏,才有胜算。

还有,咱们现在大办洋务,晓得洋务是怎么回事,才不会被下面“蒙蔽圣聪”。

*(未完待续。。)

ps:明天公事加私事,得办一天,只能一更,放在傍晚,抱歉。

*RT

第六十一章 双重保险

至于“兵事”,更加理直气壮。

我朝马上得天下,皇上的功课里,现在还有“骑射”。这“骑射”,可不就是“兵事”?

这是“祖宗家法”!

只是,关卓凡委婉地说:现在的仗,单单“骑射”,已经不够打了,多少要加入一点新鲜的东西。

将来打仗,当然不是叫皇上亲自上阵,开枪放炮。可总得大略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