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部分 (4 / 5)

作,一起创作,合作得很愉快、和谐。非常想念这些老同志,有时真的感到比亲人还要亲。

凡是在北京有什么会议,他们总要到家里来。有一次来了好多人,吃点,喝点,玩玩,吹吹牛皮,都在我这儿不走了,就睡在地板上。晚上洗脚,拿了一个大澡盆,围了一个圈,五六个人都脱了鞋洗脚,你搓搓我的脚,我搓搓你的脚。我的女儿在门那儿扒着门看,看爸爸和叔叔、伯伯们洗脚,挺好玩。

等他们走了,第二天,我女儿跟我说了一句话,说:“我这才知道什么叫老战友。”很有感触。

1944年,我们西北战地服务团回到延安,做了一些演出。西北战地服务团在农村生活了六年回到延安,带回很多前线的戏剧,在延安普遍演出,影响很好。特别轰动的有一个戏叫《把眼光放远一点》,作者是胡丹佛,我演老大,陈强演老二,李百万演儿子。还演了《粮食》、《纺棉花》等很多戏,带来了新的气象。

后来西北战地服务团解散合并到“鲁艺”了。我在“鲁艺”戏剧系教书,同时也演戏。演了一个戏叫《前线》。《前线》是苏联考涅楚克写的。我演柯尔罗夫,王大化演奥格涅夫,导演是舒强(据查是王滨、沙蒙,舒强是演员,可能记忆有误——整理者)。

我记得在“鲁艺”演了几个戏,《前线》是一个,还有《把眼光放远一点》、《前方在演戏》。《把眼光放远一点》,萧三还给我写了一篇文章。在延安这个时期,我除了教书以外,演了几个戏,还排了几个戏,有一个剧本叫《粮食》,陈荒煤编剧,我导演,演员是田方。

有一天我正坐在小板凳上排戏,排着排着有人说话,哎,哎,这个样子,怎么怎么。一看是总理,坐在我旁边,导演开了。我很激动,站起来。他说:“还是坐着好。”坐在那儿聊天,他说,他演过戏,在南开的时候,男扮女装。我不是雕毛主席像章吗?原底让总理拿去了。

总理说,你这个像雕得很好,把主席的气质雕出来了。你能不能给我看看原底?我说可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难忘的岁月,雕刻中国第一枚毛主席像章(2)

我那是在一块碎砚台上雕的,然后翻砂。总理看了说,很好,你能不能送我?我说可以。他说,你给我刻几个字吧。我说算了,不用刻,你知道我雕的就行了,不要留名。

这个原底在哪儿现在没找到。总理经常跑“鲁艺”,看看,聊聊,谈谈,他有这个传统。进城以后,他也跟艺术界来来往往比较亲近,有时到“人艺”、“青艺”去。

在延安的时候,我还参加了秧歌运动,记得跟李波演过《打花鼓》,跟王大化演过《兄妹开荒》,跟于蓝演过《夫妻识字》。

1945年日本投降。有一天,我正在房子里,听见外面在喊:“噢——”我就往外跑,有一种恐惧感,因为窑洞有时塌方,很可怕。金紫光的夫人就是在窑洞里砸死的。两人晚上睡觉,听见外面土方在掉,就跑出来,刚跑出来,他夫人觉得不对:“我得回去拿衣服。”女同志穿短裤不行,刚进去拿衣服,坏了,塌了,山也塌了,砸死了。第二天把大山刨开,才找到人。

所以我一听见外面喊叫以为是塌方,正在这时王大化跑进来,抓住我就打,我也不知怎么回事。

我说干什么?干什么?他也不说,疯了,最后说:“日本投降了。”

我们马上跑出去。哎呀,“鲁艺”那个院子里,四个人一排四个人一排在一起跳,拿着火把围着场子转,游行,很多人。有的人正游行着就倒了,嘴里吐白沫,激动的。

游行完了我们马上出去宣传抗战胜利。“鲁艺”在桥儿沟,旁边有一个小饭铺,这个卖面的喊:“吃面!吃面!吃面不要钱!”他也很高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