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见到了西域人士,你们两个要多加小心。”
随后洪七公叹气道:“我说我与杨易一个半斤,一个九两,这其实是自夸之言,你们不要当真。此人功夫之高明,实在可惊可怖,当年的王重阳也不如他。”他一脸感叹之色,但随即嘿嘿笑道:“老毒物这次若是想进中原为侄儿报仇,估计再想安安稳稳的回西域,可就有点困难了!”
第二十章轻功
如今中原大地,北方被金人占领,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金人轻贱汉人如土狗,轻者责骂,重者打杀,汉人被贩卖为奴者数不胜数,惨事每天都在发生。
但是南方却是一片歌舞升平之景,有一首诗说的好,所谓: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的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真真正正的写出了此情此景。
杨易此时虽然没有到杭州,但人到了南方之后,所见所闻都是一片清平景象,丝毫没有给人一种亡国灭种之祸即将临头的感觉。百姓照样过活,对国家失去了大半山河的事情少有人提及。
有时候在酒楼吃饭,听到最多的还是书生们谈诗论词的声音,偶尔也能遇到有几个读书人义愤填膺的讨论复国之策,还我山河的场面,杨易听了之后,只觉得这些酒囊饭袋满嘴喷粪,言行幼稚可笑,比孩童过家家都不如,便不再感兴趣。
天下五绝中,他已经见到了黄药师与洪七公,并分别与两人交过手,收获都是极大。这次与洪七公切磋武功,洪七公虽然没有将降龙十八掌传授给他,但是因为每日里用这套掌法与杨易比试拳脚功夫,对于发劲用力的法门毫不掩饰,待到下山后,杨易对这套掌法已经了如指掌,尽数学到了手中。
这套降龙十八掌与他的定江山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在气魄上逊色了不少,但精深奥妙却又比定江山高了几分。果然是一套了不起掌法。
杨易下山之后,一路上都是在推演这套降龙掌法的使用方法,一路行来,发现这套掌法虽然了不得,但是名字却起的有点不对,一招招一式式都是与龙有关,像什么亢龙有悔啦,飞龙在天啦,龙战于野啦,等等等等,这些好像说的都是龙怎么怎么样,却与“降龙十八掌”名字中的“降龙”两字不太有关联,若是叫做龙行掌,或者叫做龙掌才更为贴切,就是叫做龙拳也比“降龙”两个字合适,也不知道这套掌法的名字当初是怎么叫起来的,招式的名字压根与掌法的名字不符。
按照杨易的想法,就是将十八招掌法叫做“打龙头”,“扯龙尾”,“拖龙身”“揭龙鳞”等等名字,也比什么亢龙有悔等招式更为符合“降龙”两个字的意境。
他一路推演,已经将这套掌法吃透,于是变掌为拳,借鉴降龙十八掌的发劲方法,结合定江山拳法的气魄意境,苦思冥想之下创出了一套拳法,因为是初创,只有九招,杨易给它起名就叫做龙拳。
这套龙拳可说是他这几年对武学认知的一个积累与突破,能够自创拳法,这已经说明他已经有了一丝武学宗师的境界。
这天不知不觉到了苏州境地,天色已晚,四顾无有人烟,杨易随身带有自制的帐篷,当下取出帐篷正准备入睡,忽然听到一阵熟悉的箫音传来,不由的一愣:“这是黄药师的箫声!他这是要干什么?”他好奇心起,将帐篷重新放入跨篓里面,催马向着箫声发起处缓缓走了过去。
听着到了箫声附近,杨易将开始变得暴躁不安,一直打响鼻的黄马牵到远处的树上拴好,自己运气轻身功夫向前走去。
荒郊野外,野草丛生,明月高照之下,一个长衫怪人正稳坐在一棵大树的树颠之上。
这人的轻功高明之极,身子坐在树颠上,清风吹来,树枝轻摇,他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