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春秋小诸侯国> 第214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4部分 (2 / 4)

县赐给伍举,让他的职位与叔向并列。到时候,如果伍举一心危害楚国,岂不是绝大的祸患吗?”

听到这里,子木也觉得惊恐不已,赶紧向楚康王建议,增加伍举的禄爵,召其回国。不久,声子派椒鸣(伍举的儿子、伍奢之弟)替楚国迎回了伍举……

伍举是刚刚进入晋国,就被楚国人接回去的。此时季礼已经经过了鲁国,进入卫国。

季礼是吴国人,很少接触中原文明。他还是个音乐爱好者,在鲁国的时候曾请求鲁国人演奏了全套的中原音乐。季礼非常知道礼节,一举一动充满贵族风度。他对音乐的评价,主要是对《诗经》当中的音乐评价,被鲁国人郑重其事的记录下来,并留下了“叹为观止”这个词。季礼的这段评价是中国最早的音乐鉴赏资料,也是诗经音乐的评价典范。

季礼经过徐国的时候,他佩戴的青铜剑非常漂亮。吴国人在冶炼青铜上面的技巧向来高超,即使现代人见到出土的越王剑,也被它的美丽震惊的目瞪口呆。徐国国君见到季礼腰上佩的宝剑,非常欣赏,但因为当时的贵族身配宝剑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季礼是出使晋国的使者,使者身上无剑,恐怕会受到晋国的轻视,所以徐国国君不敢开口向季礼讨要。

季礼是个非常有眼色的人,他看到徐国国君的神色,心里已经答应将宝剑赠送给徐国国君,但他因为出使的任务没有完成,还需要这柄宝剑证明他的身份,所以他嘴上什么也没说。等到他出使任务结束,返回徐国的时候,徐国国君已经去世了。季礼去徐国国君的墓上拜祭,并把随身佩戴的宝剑挂在徐国国君墓边的树木上,说:“我是来兑现承诺的,当初我虽然没有口头答应徐国国君,但我心里已经答应了。”由此,中国留下了“心许”这个词。

季礼赠送徐国国君宝剑的事情是后话,此时季礼已经到了孙林父的领地戚。这片领地目前归属不明,说它是卫国的领土也罢,说它是晋国的领土也成。季礼欣赏完卫国的音乐,特地来到戚地,是欣赏位于戚地的黄河大桥的,他在桥的南岸驿馆住下,夜里睡不着觉,走到黄河边上欣赏着夜色中的大桥。

黄河大桥如今日夜通行的人不断,朦胧的月光之下,桥面上打着火把赶路的人络绎不绝,火把在桥上汇成一条长龙,仿佛天上的星河坠落人间。河水的波涛声,风声,两岸的林涛声汇集成一篇美妙的乐章,这是天籁之音,让季礼听得入神。

忽然之间,岸边有钟声传来,季礼感到很奇怪,侧耳倾听片刻,感慨说:“奇怪啊!我听这钟声飘飘渺渺,像是呜咽不断的垂死挣扎声,这声音不详啊!预示着当地领主要受刀兵之害(必加于戳)。”

第二百零七章 吴国公子中原游

稍停,季礼又说:“我听说孙林父获罪于君,恐惧担心还来不及,怎么还有心做乐呢?此时此刻我住在这里,犹如燕子将巢穴建于帷幕之下(随时会因为帷幕的移动而坠落),停留不得啊?”说罢,季礼赶紧召集从人,随即离开戚邑而不住宿……

事后,孙林父听到了季礼的这段议论,终生再也不听琴瑟。这就是“燕巢帷幕,危在旦夕”的来历。

其实,从音乐声中听出危亡的预兆,过于玄幻了。实际情况是:当时卫献公还被晋国拘捕,孙林父所处的地位非常微妙,而整个卫国群龙无首,而赵武在卫国进行大肆杀戮后,卫国上下存在着一种怨恨心理。季礼是个讲究礼节与规矩的人,处身在戚地这个尴尬的领土上,他回程当中又要经过卫国,所以他借此表明自己的态度:我尊重君权神圣,认可戚地地位尴尬,拒绝去拜访当地的领主……

戚地很大,他距离帝丘八十里,但戚地以西的所有领土,名义上都归于戚地,所以季礼虽然没在黄河南岸留宿,实际上他留宿于黄河北岸,而且第二天他住宿的地方依旧属于戚地,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