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全一面仔细端详着手中的三足金蟾,一面缓缓开口道,“此类宝物,在明清两朝,亦堪称颇为盛行之物。特别是于文人墨客的书房案头上,金蟾之图腾装饰屡见不鲜。”
“此事我略有耳闻。”林之淡然一笑,接话道:“相传天宫之中栖息着一只三足蟾蜍,人间便将月宫喻称为蟾宫。由此衍生出‘蟾宫折桂’之说,以此寓言科举登第成为进士。”
“所言甚是。”
高德全点头称赞:“昔年,集玄阁曾收纳一件蕴含金蟾吞日精华造型的压纸石,以及一方雕琢着金蟾吐瑞珠图案的灵石砚台。这两件法宝似仍在阁内收藏,若各位感兴趣,回府之后可前去鉴赏。”
“对于‘蟾宫折桂’之说,我能理解其意。”俞飞白微微颌首,却又略显困惑地问道:“然而为何偏要以吐珠为表现形式呢?这其中又蕴含何种深意?”
“此乃易解之事。”高德全摇头轻笑:“你不妨细观那珠子的形状何如?”
“圆形……”
言毕,俞飞白瞬间领悟,豁然开朗道:“状元之位。”
“正是如此。”高德全笑应道:“蟾宫折桂象征高中进士,而在金蟾之口中含住圆形瑞珠,则寓意着在进士之上,更进一步夺取解元、会元乃至状元之魁首。”
“原来如此。”
俞飞白与林之不禁赞叹,没想到这看似微不足道的纹饰背后,竟蕴藏如此深远的寓意。这也难怪高德全时常提及,每一件古董珍玩皆承载着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实则,最初的金蟾形象多出现于道教文化之中。”见二人颇感兴趣,高德全兴致勃勃地继续讲解:“尔后,随着流传至民间,金蟾的形象逐渐演变,并被读书人所采纳。”
“刘海戏金蟾。”林之随口念道,他依稀记得刘海是道教中的着名人物。
“不错,那个刘海戏金蟾,步步入富的典故我也知晓。”此时,俞飞白却提出疑问:“不过,家中摆放的那个刘海戏金蟾雕塑,那人物形象却是个和尚。”
“似乎的确如此。”林之回忆片刻,点头赞同:“刘海戏金蟾的雕像样式各异,既有光头僧侣的模样,也有长发飘逸的人物雕像,甚至还有孩童的形象……”
“这便是民间传说将刘海这一形象多元化的结果。”高德全笑着解释:“他在民间被赋予了财神、八仙、道士、禅师、孩童等多种身份,甚至在某些地方戏曲如花鼓戏中,还有个手持柴刀砍柴的刘海形象。”
“对对……”俞飞白连声称是,不由得学起了剧中的唱腔:“胡大姐,饿滴凄呀!”
“住嘴!”
那一声鬼哭狼嚎般的叫唤让高德全眉头紧锁,忍无可忍之下挥手一巴掌拍向俞飞白,让他顿时哑口无言。
林之在一旁偷笑,心中暗自庆幸终于摆脱了噪音的骚扰。
“真是不解风情……”俞飞白低声嘟囔,心有不满却不敢发作。
“罢了,回到正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