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哈兰,此时总算领悟到,自己鲁莽冲动,似乎做了一件对吐蕃国不好的事情。但哈兰又没想明白,让他心悸的感觉从何而来。
见到文艺,执意对打砸第一楼的几名吐蕃人执行鞭刑,哈兰自知势不在己方,只能恨恨地看了一眼文艺,似将今日之耻刻于心头。尽管哈兰今日表现莽撞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有勇无谋之士。他明白,此番带来的随从并不多,如果就此闹翻,怕是根本无法与官府的捕快对抗。
哈兰冷哼一句,不再多说一句,转身带着两名随从离开。他可不想看着吐蕃人,在他的面前受鞭刑处罚。但哈兰心里,已经开始酝酿一个复仇之计,以雪今日之耻。他要马上回去,找吐蕃国使团的人商量,该如何利用这件事情,寻机向汉国的国主讨公道,并且提出要求以作赔偿。
尽管哈兰的如意算盘打得忒响,但他却犯了兵家大忌,不知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如果他见过杜乐,并且认出刚才公堂上与他顶撞的年轻人正是杜乐,汉国国主,估计就不会这么不知天高地厚,再度与汉国结怨。
杜乐回到皇宫后,立即召来管政,令他马上召齐百官,举行朝会。
所有的汉国官员都已经习惯了,因为国主的行踪不定,这汉国百官朝会,是不定期举行的。日常国事的处理,主要都是由国相管政审定并下达政令的。但是,一旦要百官朝会,几乎每一次都代表着汉国即将出现大事。
于是,收到召集令的百官,没有一人敢怠慢,纷纷急急忙忙地用各种方式,赶往皇宫大殿。
果然,当百官齐聚汉国皇宫大殿,就接到了一个让他们无比震惊的朝令。
国主下令,对吐蕃国宣战!顿时,大殿内,激起千层浪。
然而,立即就有不少的官员,站出来表示反对。他们反对的理由,不外乎是,此时汉国刚刚建国不久,根基不稳,正当养精蓄锐,修身养息之际,或者是刚刚结束战乱,民心思安,此时若再度引发战争恐怕失去民心,于国不利等等。
这些汉国官员,纷纷从人口、粮食、经济各个角度,想要向杜乐表明,与吐蕃国交战的不利之处。不仅如此,一些汉国将领,还担心与吐蕃国交战,可能会造成云州不稳。明国可能会趁机而入。
杜乐明白百官的顾虑,吐蕃国与汉国南部,有雪山间隔,有天险阻隔。可是,北方就不一样了,可能就要直接面对吐蕃**队的打击。如果明**队趁机联合吐蕃国,两线夹击,汉国所面临的危机,比现在就要大上许多。到时汉国所要耗费的军力无力,更是不可估量。
这些稳坐朝廷的百官并不知今日之事,可杜乐却明白,吐蕃国此番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与其处于被动防御,倒不如先发制人,取得优势,降服吐蕃,便不足以畏惧明国有可能与吐蕃狼狈为奸了。
而且,这些百官陈列的忧虑之处,在杜乐看来,并不足以构成威胁。而百官之所以担心,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汉国的实力,不了解杜乐的底气。
再加上杜乐想在吐蕃国内,建立一个基地,征伐之事,只不过迟早的决定,既然今日有了导火线,这一决定不可更改。但为了服众,杜乐绕开建立基地的打算,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粗略地告诉这帮官员:
“今天,吐蕃国三王子,正式向我宣战,我也答应了他的宣战。所以,两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你们与其担心发生战争的不利影响,还不如想办法,解决汉国吞并吐蕃国所面临的行政问题。”杜乐按下百官的争论,平静地说道。
“出征的汉**队,不需要太多,但我需要勇猛之士,助我占领城池。另外,还需要一些官员,在我们汉国攻占下吐蕃国后,负责管理新的城市。”杜乐继续说道。
国主主意已决,汉国百官也不敢再加忤逆,只能停止劝阻,开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