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85部分 (1 / 5)

其实苏俄很多人早就对这个突出部不放心,但那个莫斯科的命令,众人都知道是谁的决定。时任总参谋长的朱可夫就向斯大林提议,放弃基辅,让西南方面军撤到第聂伯河对岸,全力保卫莫斯科。但被斯大林断然拒绝,甚至直接把朱可夫贬为预备队方面军的司令员。

这就是一个国家的领袖和将帅直接的区别,斯大林需要考虑基辅的粮仓地位,需要考虑越来越不稳定的军心和民心,需要考虑苏俄的战败在国际上的影响,怎么用苏俄的最大价值来拉拢英美的赞助。

而朱可夫只需要考虑用最小的损失取得一场战役最后的胜利,而不用具体管其他的方面。

于是要面子的斯大林坚决要求前方苏俄军队死守基辅,并不断的调兵遣将,赫鲁晓夫就是这时候被派过去当政委,监察前线的。

布琼尼向斯大林请求撤退,但被斯大林一口拒绝,而且斯大林对这个大清理下存活下来的老元帅显然已经起了疑心,当他听闻布琼尼独断的下令撤退的时候,没过两天就把布琼尼也打发去了预备役,由西线总司令的铁木辛哥接替了他的指挥。

但这时候,德军已经强渡了第聂伯河,形成了包围圈的雏形。

西南方面军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为了保存苏军的有生力量,自行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但随即被一直在掌控的莫斯科收回了命令,反而要求他们反攻。

之前基辅军队在德军有意的放纵下的胜利已经迷惑了斯大林,他需要在英美合作中取得更多的主动权,但也随之葬送了苏俄军队最后一次撤离的机会。

当12号,斯大林也感觉到了大势不妙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他让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下达了撤离的命令,但撤离的命令一发出,苏俄军队最后的支撑也断送了。近百万大军在德军攻击下的无序的撤离直接把苏军最后的一道心理防线冲垮了。

苏军溃败。

但德国包围圈的范围之大,超出了苏俄人的想象。不断挣扎的苏军最后还是落在了德国人用摩托化机动的闪电战线条精心编制的猎网中。

14日,基辅被德军第6集团军攻占。19日西南方面军基本被歼。截止到21日,这个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围歼战落下了帷幕。

除了十来万苏军最后得以逃离外,德军围歼了70多万苏军,其中已经崩溃的苏军无心抵抗,有66万苏军被俘虏,再次创造了一个纪录。让老希的心理膨胀到了一个极点的同时,也让苏俄面临着最大的危机。

没有了乌拉尔以东可以当做后方维持的工业区,苏俄人只能谨守着欧洲的核心地区与德国人决一死战了,也已经顾不得东线的华夏了。

虽然苏俄人坚决不再谈判桌前签下割地赔偿的合约,但并不妨碍孟享趁着苏俄人无暇顾及的时机,大把大把的向西伯利亚派驻人员。仅仅一百万户的平民就足够让先锋军忙碌一阵,更不用说随着苏俄的败退,有越来越多看好北方发展行情的百姓登记报名。

“不用多了,一两千万就差不多,足以把苏俄人挤成少数民族了。”孟享得意道,不签订合约也不要紧,只要到时候这些地盘始终在华夏人手中,早晚就成既定事实了。

“要是苏俄人真不识抬举,到时候直接灭了,也省的以后有那么多纠纷!”孟享心中甚至开始盘算着这么个念头。只是心存着一点犹豫。

现在德国人和华夏是盟友,但当欧洲被德国人掌控后,如果美国人妥协,美德分割英法等老牌帝国的利益,未尝不能和平相处十几年。到时候,核弹一出,甚至就此确定了世界势力分割。毕竟相对华夏的东方文明,美德之间都是秉承着西方文明而兴,人种、民族、文明的不同,以后必然会让复兴的华夏和西方发生碰撞。

这个时候,德国人的立场就值得仔细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