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笑道:“卿方才说朝廷需要算学……既是如此;不知卿可否割爱?”
“不知圣人欲许其何官职。”叶畅一本正经地道:“若只是充任小吏;为京中官员僚佐;臣以为只怕会浪费人才。”
李隆基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然后点了点头:“你说的是;这般英姿勃发的少年才子;若只是去充任仓吏;确实是浪费人才……既是如此;就让他们先在你手下再历练几年;过几年之后;朕再许与中原、江淮之亲民官;你看如何?
“臣替他们谢过圣人厚恩了。”叶畅答道。
他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现在的李隆基;已经不再是唯才是举的时候了;杨钊这等人物;只因为裙带关系;就可以骤得富贵;而眼前这三位少年;分明才华远胜杨钊;却只得到一个空口许诺。
“现在;你们也可以去接受属于你们的荣耀了。”应付了李隆基;叶畅对着岳曦三人道。
三人愕了一愕;然后明白了叶畅的意思;他们下了城;来到城门口;恰好城上宣布出最终裁定的胜负结果。
围观看热闹的百姓早就知道胜负了;不过此时城上宣布;那就是最终裁定;结果出来之际;还是传出了欢呼之声。
紧接着;便是对此次获胜者的褒奖;李隆基虽是小气;正经的职司不肯拿出来;但是不值钱的散官职位他还是舍得的;从九品上的文林郎;也算是有了官身。但真正让众人惊愕的是赏金;每人一千贯的飞钱;被巨大的信封包着;由太监交到了三人的手中。
哪怕三人跟着叶畅后不愁零花钱;哪怕他们都知道将来在叶畅身边能赚到更多的钱;这一刻三人还是激动了。李隆基看到城下他们三人下拜的模样;回过脸来看了看寿安;寿安面上尽是笑意。
这笔钱;当然不是李隆基自己出的;而是寿安拿出的钱。李隆基也知道;归根到底;这笔钱还是叶畅出;只不过叶畅既是拿钱替他邀名;他又有什么不愿意的?
他正看着自己女儿之时;发觉女儿手中拿着一张小纸条;李隆基皱了一下眉:“二十九娘;你手中是何物?”
寿安将手中的纸条递了上来;巧笑俏兮:“今日这等热闹;女儿甚是喜欢;巴不得看看都能如此;故有一个想法;父皇请看。”
李隆基看着那纸条;拿放大镜望了好一会儿;才又去看寿安:“果真是你的想法?”
“是”寿安脸不红心不跳地道。
其实有心人早看到;这纸条分明是叶畅方才抽空让小太监递到寿安那儿去的。李隆基也很清楚;只不过寿安非要这样说;他也没有办法。
“你啊;就喜胡乱;好吧好吧;便依了你……”李隆基笑道。
“谢父皇”寿安道过谢;然后向高力士道:“高翁;请替父皇下诏;今后每年十二月十二日;在京城春明门外;办此盛会;由旅顺书院与国子监算学馆;共出十题;能在一个时辰内解出这十题者;可获千贯之赏”
高力士觉得这有些胡闹;但看李隆基兴致勃勃并不反对;当下凑趣道:“是;只不过这盛会总得有个名目;象球市大赛亦有名目一般。”
“你来看。”寿安将那张纸又将与了高力士。
高力士一看;那纸上除了寿安提出的大赛建议;也为这大赛命了名:奥数大赛。
“奥数?好名字;好名字;究数之奥妙;穷算之至理”高力士笑嘻嘻地道。
于是大唐奥数大赛便就此诞生。后世数学史家;亦将这一年称为奥数元年;随着其举办次数增加和影响日益扩大;乃至于大唐无数聪明才智之士;自小就投入到残酷的奥数大赛之中。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叶畅推动此事;无非就是想要普及算数;众人也都知道他的意思。高力士正待去传旨;这时有人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