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还没拆纱布啊?”
非明不在意地晃了晃:“快好了。”
于是,两人结伴同行。非明发现赵伟的自行车总算“哐啷、哐啷”作响。赵伟笑了笑说:“我这部老爷车就这样,除了车铃铛不响,哪里都响。”
非明听后“扑哧”一声笑了,才发现他还挺幽默的。到了学校,校门口的执勤人员已经撤了,早自习时间早已经开。赵伟示意非明先走,自己在停车棚多待了一会儿。非明不解,直到自己走进教室被老师批评时,传来了赵伟的“报告”声。老师挥了挥手,示意非明回座位,回头准备收拾赵伟。她明白了,赵伟是特意替她解围。同样是迟到的两个学生,老师的注意力将会更多地放在更晚的那个,如果更晚的那个刚好又是平时吊儿郎当的,那基本上惩罚就是后面那个。
“赵伟,你又迟到了,还有你双手脏成这样,大早上的干什么去了?”果不期然,老师的嗓门比先前大了不少。
赵伟这个迟到如家常便饭的人,对于老师的批评简直还不如挠痒痒。他就那么懒洋洋地站在教室门口,校服皱巴巴的,红领巾并没有系领子上,而是歪七扭八地套在脖子上,书包一侧肩带斜斜地挂在肩膀上,随时都可能掉下来。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在同学眼中颇有喜感,大家都忍不住笑了,但是让老师更气不打一处来。
老师正准备再开口,刚走到座位的非明开口了:“老师,赵伟是因为帮我修自行车迟到的。”
那时在非明的心里很单纯地想投桃报李,既然赵伟能挺身相护,那她傅非明就绝对不是没义气之人。老师看了看这两个学生,让赵伟赶紧洗干净手回教室准备上课。赵伟和非明一个站在教室门口,一个站在座位上,隔着中间那么多同学,相视而笑。
赵伟一直担心非明的手背会留下疤痕。非明的手臂终于好了,但并非如赵伟所希望的那样完好如初,留下了一根线似的浅浅的疤痕,这让赵伟内疚了很长一段时间。就这样,赵伟跟非明成了好朋友。
傅非明想了想,如果没有后来跟陈皓的重逢,那她可能就会将他这个人彻底忘记,不会有成为朋友一天。所以,赵伟应该才是她人生中第一个好朋友。
?
第3章班级是个小型社会
?如果傅非明与赵伟仅仅是小学同学,那他们很可能在毕业后,进入不同的学校,联系越来越少,若干年后成为仅仅是比同学稍微关系好点的朋友,或许就直接定位为小学同学。而上天的安排就是让两人初中又成为了同班同学。
市一中是全市最有名的重点中学,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考入那所学校。若没考上,只要家庭条件许可,家长都会想尽办法将自家孩子送进去。对于赵伟来说,进市一中初中部是铁定的事,并非他成绩拔尖,而是他有个有钱的爸爸。如果不是六年级时发生的那件事,以非明当时的成绩肯定进不了一中。傅家的家庭条件虽然过得去,但是进一中要么非常有钱,直接用钱砸进去。要么有权,直接一张批条或是一通电话就能让你进去。如果仅仅是有点钱,那就需要后门。而傅家属于没钱、没后门,所以傅非明要想进一中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凭自己的实力考进去。
在老师看来,非明什么都好,就是学习成绩让老师、家长头疼。学习不甚用功,但有小聪明,成绩忽上忽下,好的时候能进个前十名,差的时候能掉到三十名以外。考得好的时候,用不着高兴,因为这次受到表扬下次滑下去,批评会是变本加厉的。同样的,赵伟也是此类学生,而且更让老师头疼,因为他还很调皮捣蛋。不得不说,“物以类聚”用在这对好朋友身上还是挺贴切。
其实小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所谓的忠言未必听得进去,往往无意中的一些小事却能改变他的想法,进而改变他的命运。傅非明就是一个典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