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大惊,先说:“剑拔弩张,此人胸中大有丘壑!”接着又问:“得非子叔弟子乎?”是勋是真不知道,找到韦诞一探询,果然他确实曾经跟邯郸淳学过字。
郗虑等校经、韦诞抄经的同时,司马懿开始到处寻找工匠,采石、磨石,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是勋庄院中就养着好几名石匠呢,本来打算刻石碑研究石印的,可如今造纸还没着落呢——原本的麻纸还不够柔软,吸水性又太强,试了几次拓印,都不成功——印刷术更只好往后排,这些石匠就没多少用武之地,于是他全都囤给司马懿了。
三月末,第一批经碑在太学中立起,总共七块,立刻引发了许都内外的轰动,扛着竹简、木牍前来抄经的士人几乎要踏破门槛,先来的不肯走,晚来的非要进,时常引发纠纷。于是是勋就定下规矩,每天排队限发五十个号儿,得号的也只准呆一天,再想来瞧,明天请早。其实他本来想趁机卖门票的,但是再一琢磨,跟这年月收钱读经,难免会被人骂铜臭气、有辱斯文。况且,也得为那些穷学生、穷士人考虑啊,是勋在教育上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扩大知识阶层,阻止世家大族垄断学问,研究造纸术、研究印刷术,都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怎么能够为贪几个小钱,就南辕北辙呢?再说了,这些钱也落不到他自己腰包里去……
这边《易经》石碑才刚立起,那边郗虑他们又校定完了第二部五经——《尚书》。众人全都欢欣鼓舞,说以这种进度,可能还用不了三年,就能把十三部经、传全都给刻了石。因为底本是宋忠他们编纂的《五经章句》,而是勋早已得刘表相赠《尚书》,所以他最后核准起来速度很快,完了送呈内廷御览,同时又抄录了一份,去献给曹操。
曹操虽然对经书不那么感兴趣,但也知道这东西弥足珍贵,不可多得,谢过是勋以后,就转手递给曹昂:“汝兄弟且仔细研读。”正说着话呢,突然门上来报:“尊大人薨了!”
“啊呀!”曹操大叫一声,不禁眼泪“哗”的就下来了。(未完待续。。)
第十章、得无患乎
《礼记?曲礼》中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不过这些严谨和死板的古礼,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讲究了,曹操之父曹嵩曾经贵为三公,堪比诸侯,所以也直接说他“薨了”。
当年是勋把曹嵩从徐州送到兖州,随即曹嵩就在鄄城内住了下来,后来吕布入兖,鄄城幸得不失,但也把老头子吓得够呛。等到曹操基本占据了整个豫州,又迎天子都许,老头子就嚷嚷开了,说要回老家去。
说实话,曹操父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融洽。曹嵩一直认为这大儿子就是个惹祸的根苗,迟早会把曹家给败了,小儿子曹德虽然未必能够光大家门,守业终究是没有问题的。曹操认为老爹就是贪婪横暴的无能官僚,要是还当着太尉,自己就先得大义灭亲把他给轰下台去。加上曹嵩虽然家财万贯,可曹操在军费最紧张的时候,也休想从老爹手里抠出一个铜钱来,所以虽然秉持着传统的孝道不敢跟老爹吵架,但也经常性不冷不热的,不肯给老爹好脸色瞧。曹嵩这一嚷嚷要回老家,曹操心说正好,我眼不见心不烦,你想走就走吧。
虽然如此,曹操还是特意挑选了大鸿胪陈纪之子陈群为谯县令,任命自己的同乡爱将丁斐为沛国相,好就近关照老爹。
曹嵩回到家乡以后,不但恢复了旧日的产业,还仗着儿子的势力强买了大片土地,陈群屡谏不从。竟怒而辞官归去。好在老陈家就住在许昌城外。曹操前两天刚登陈纪的门致歉。又派王粲去征召陈群入司空府为西曹掾。他正跟这儿绞尽脑汁,想着再派谁去出任谯县令为好呢,突然就传来了曹嵩暴死的消息。
赶紧把送信之人唤进门来,展信一读,不禁狠狠地掷在地上,掩面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