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西安大唐的天气> 第80章 大难来临前的最后风光(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0章 大难来临前的最后风光(上) (1 / 4)

天宝十载(751年)十一月,李林甫病故,杨国忠如愿以偿的当了右相兼吏部尚书,与老好人左相陈希烈搭档,组成了玄宗在位期间倒数第二届宰相班底。

杨国忠原本是个不学无术的无赖,最喜争执犟嘴,习惯于无理搅三分,在见识气度方面与宗室出身的李林甫不在同一档次。加之他为人轻浮急躁,没有半点宰相的样子。

刚刚继任的他倒是踌躇满志,颇有些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他裁决政务果断利落,绝不拖泥带水;在朝堂上意气风发,经常一边慷慨陈述,一边卷起衣袖,那模样像是要与谁打上一架。对待公卿以下官员,表现的颐指气使,群臣见他无不避让三分。

他依靠裙带关系,凭借着在敛财方面的一点小聪明,从侍御史一路做到宰相,曾身兼四十多个职务。御史台、中书省那些有才识政声的官员,但凡不听令于他,都会被贬黜出局。

陕郡(今河南三门峡)进士张彖以才学闻名天下,因不肯屈身附贵,一直没有得到提升。有人劝他走走杨国忠的路子,他却不屑的说:“阁下以为杨右相安稳如同泰山,我却认为他只是一座冰山!皎日临空,立即融化,到时还能倚靠谁。”随即隐居嵩山不问世事。

等到杨国忠被杀,人们想起他曾说的这句话,不禁暗自称奇,“冰山难靠”也就成为一个历史典故流传下来!

大搞人身依附,这种做法从古到今从未间断。历史一遍遍重复,却没人真正放在心上。究其原因,无非是私心使然。面对权力、物欲的诱惑,又有几人能做到张彖这样处之淡然!

杨国忠的施政举措谈不上什么系统思路,更遑论什么为国为民,他只是一味迎合官员的私心,卖乖取巧。看似人性化,其实都是些毫无原则的胡乱折腾。

为了收买人心,他把眼光放到了官员选任这件事关国运的大事上。

他向玄宗提议:“今后吏部选任官员,应当首重资历。资历够了,不管出身如何、政绩怎样,都应优先使用。”政令一下,那些长久得不到重用的官员纷纷点赞!

依照唐制,以兵部、吏部尚书身份担任宰相的,出于避嫌需要,选任一事通常交由侍郎以下官员办理。经职能部门三次考核、三次排序后,交门下省审定,整个程序从春天延至夏季,才能最终明确下来。

杨国忠嫌这样过于麻烦,就派主管部门到他家里,提前把拟任官员的排名、官职确定下来。

而后召集左相陈希烈、门下省给事中,以及相关部门长官到尚书省集体办公,当场宣布选任官员名单,一天不到就大功告成。

杨国忠笑呵呵的看向众人,微笑着说:“今天陈左相与门下省给事中,以及各有关部门领导共同出席了这次官员选任会议,会议召开的很成功,大家对选任官员一致赞成。下面我宣布,名单即日生效!”

在这批选任的官员中,有许多人的资质都出现了偏差,但没人敢提。自此开始,门下省审定这一环节被取消,吏部侍郎只负责评判试卷,天天奔走于杨国忠府邸,与一个具体办事的小吏没有任何区别。

这就是典型的大官办小事,抛开职能部门自己亲自上阵,表面上看似乎是提高了所谓的效率,实际上严重破坏了现有制度!类似情形在现实生活里有许多对照,大家可以自行脑补。

京兆尹鲜于仲通曾是杨国忠的恩公,后因杨国忠飞黄腾达。为了讨好杨国忠,他奏请玄宗替杨国忠刻碑,树立在中书省大门,用以褒奖右相这种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

玄宗令他去写颂辞,写好后玄宗亲自修改了几个字,鲜于仲通把这几个字用金粉填充,以示重要!

杨国忠漂亮的踢开了头三脚,上有领导赞同,下有百官支持,不禁有些飘飘然。下面的事情,就该是拨乱反正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