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历史军事>盛唐气象讲课> 第117章 朕努力了,无奈天不佑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朕努力了,无奈天不佑朕 (1 / 4)

大历十二年(777年),代宗在舅舅左金吾卫大将军吴凑的协助下,一举剪除了专权乱政的元载集团,将朝政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代宗自登基伊始就一直心怀中兴大唐的梦想,只是一来他性格偏柔不够强势;二来朝中相继有权阉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以及宰相元宰的掣肘,以至在位十五年,几乎全都浪费在与这些人的明争暗斗上,根本无力施展抱负。

现在终于守得花开见月明,代宗开启了他的复兴之旅,只是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赐死了元宰、废掉了王缙,代宗将太常卿杨绾、礼部侍郎常衮提拔为宰相。

两人均为进士出身,履历大同小异,均没有在地方任职的经历,也都先后担任过太子正子、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等职,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与从政经验。

特别是杨绾,为人清廉节俭,不事虚华,在朝中声望很高。诏令下达当天,不仅满朝文武争相庆贺,就连高官权贵的奢靡行径也大为收敛。

正在大宴宾朋的郭子仪,听到杨绾任相,立即将席间歌舞助兴的乐伎撤走大半。京兆尹黎干一向官威极大,出行扈从人马众多,杨绾命令一到,即日起只保留了十名骑兵。还有御史中丞崔宽,竟让人紧急拆毁了富丽堂皇的府第。

当初元宰任相,官员们都愿意来京任职,他惟恐有人威胁自己地位,在制定俸禄标准时刻意把京官俸禄压的很低,以至驻京官员单靠俸禄无法维持正常开销,只得向外地官员借贷,严重影响了京官稳定。

杨绾、常衮一上任,就向代宗详细禀明了这一情形,陈述其中利害关系,提议增加京官俸禄标准,得到代宗允准。

四月二十八日,新的俸禄标准颁布实施,京官每年平均收入约为十五万六千缗,极大提升了在京官员的荣誉感和向心力!

安史之乱期间,玄宗出于抗击叛军需要,下令在内地设置节度使、观察使。节度使权力与边防藩镇相同,职能与战区相类,管辖地盘大、独立性强,有正式编制的军队,可指挥调动区域内所有武装力量。

观察使略低于节度使,没有朝廷授予的旌节,允许自行征募一定数量的团练兵(相当于民兵)。观察使兼任都团练使,有权指挥所辖一州或数州团练兵;刺史兼任团练守捉使,负责本州团练的征募与训练。由于观察使地盘小、力量弱,对朝廷较为服从。

安史之乱平定后,一方面国内局势趋于稳定,内地再无大规模战事,各州团练兵的存在不仅意义不大,还浪费了大量民力及租赋;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延长,一些强势的观察使开始仿效藩镇做法,不断扩大团练数量,渐有尾大不掉之势。

为了根除这一隐患,朝廷经过慎重考虑,下诏除保留都团练使外,将各州团练守捉使一并裁撤。并明确观察使如无紧急军务,不得擅自征召刺史,或者停止刺史职务找人代理,从制度上防止了观察使滥用权力。

各州如需保留团练兵,编配数量由朝廷统一确定,不得擅自增减。团练兵区分为“两类”:一类称“官健”,由州府统供粮食、衣物;另一类名“团结”,由各地临时征召壮丁,春夏务农、秋冬服役,官府发给口粮、酱菜。

战乱以来,州县官员俸禄标准不一,加之元载、王缙徇私舞弊,仅凭个人喜好随意境减刺史月俸,致使多的每月上千缗,少的仅有几十缗。这次也开始统一制定上自节度使,下至主簿、尉级官员的俸禄标准,原先超额或不足的,一律按标准取齐,使得上下有序。

这些基础性工作,自平定安史之乱算起,一直拖了十多年,直至杨绾、常衮上任才逐一建立、理顺,朝廷总算有了按章程办事的样子!

杨绾、常衮除了建章立制,还致力于举荐贤才,因得罪元载被贬出朝廷的湖州刺史颜真卿、淮南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