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它有两种形式: 呈红色或黄色的类黑色素、呈棕色或黑色的真黑色素。不同个体间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基本一致,而皮肤颜色的差异首先源于小小黑色素加工厂的生产能力,其次是加工厂生产的黑色素种类。例如,大多数非洲人的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数倍于北欧人,并且大多是真黑色素。
黑色素还决定了头发和眼睛的颜色:黑色素越多,皮肤和眼睛的颜色也就越深。白化病患者由于体内缺乏相应的酶,导致黑色素生成不足或缺乏,因此他们的皮肤才会如牛奶般雪白;而白化病患者的眼睛呈粉色或红色,也是由于虹膜中缺乏色素,于是我们看到的是眼睛后面视网膜中血管的颜色。
众所周知,某种程度上皮肤的颜色可以随着暴露于阳光下时间的不同而改变,而促发这种改变的正是垂体。自然条件下,你一旦暴露于阳光之下,垂体就开始分泌激素,这种激素能刺激黑色素细胞大量生成黑色素。但不幸的是,这种调节机制容易受损。垂体能从视神经获取信息:当视神经感受到光线时,会向垂体发送信号,让黑色素细胞开足马力开始工作。由此,你能想到自己戴上太阳镜后的情况吗?没错,由于到达视神经的光线会变少,所以传递到垂体的警示信号也相对较少,促黑素细胞激素的释放也会随之减少,最后导致黑色素生成减少,从而引起更多的皮肤灼伤。如果你此刻正戴着太阳镜、惬意地躺在海滩上读书,那么拜托,多多爱惜自己 的皮肤吧!摘掉你的太阳镜!
远古时,棕褐色的肤色有助于人们应对季节变换中的阳光照射;但它却不足以保护留居于赤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现今,一些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晒太阳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大享受,可是他们的肤色却难以在自然条件下变为古铜色,对热带阳光更是毫无抵抗,因此他们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烧伤、早衰、皮肤癌、叶酸缺乏症及其他相关疾病。这些疾病的后果极其严重,在美国每年有超过60 000人被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这是一种生长极其迅速的皮肤癌。研究数据显示欧洲裔美国人中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是非洲裔美国人的十倍至四十倍。
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我们的皮肤颜色也逐渐变浅。皮肤上面是粗糙的黑色毛发,随着毛发日渐脱落,有些地方如非洲,强烈的阳光增加了皮肤对紫外线的吸收,这直接影响了叶酸的贮存,而它 对产下健康的宝宝又必不可少。于是我们的皮肤更倾向于进化为深色,因为其中充满了能吸收光线、保护叶酸的黑色素。 后来一些先祖开始向地球的更北端迁移,那里阳光照射的时间较短,而且没有那样强烈,这时“旨在”阻断UVB吸收的黑色皮肤就有了用武之地。但是照此发展下去,它不是减少了叶酸的流失,而是阻止了维生素D的合成。于是,如何充分利用阳光生成足量的 维生素D成为新的进化压力,这时浅色的皮肤更有优势。在最近出 版的权威杂志《科学》中提出了一种假说:深肤色人群发生了基因 突变,丧失了生成足够真黑色素的能力,最终形成浅肤色。
红发人以奶白色的皮肤和雀斑为特点,他们是在以上基础上的进一步突变。为了在阳光较少且微弱的地方生存,如英国某些地区,当地人需要进化至几乎完全清除体内产生真黑色素的能力。
2000年,人类学家尼娜·G。加伯罗斯克和地理计算学家乔 治·卓别林对各自所从事的专业进行整合,以找到肤色和阳光间的联系。他们的结果终于拨开迷雾重见天,让人们认识到在同一地区居住了500多年的人群中肤色和阳光暴露量间确实存在一定相关性,他们甚至得出公式计算特定人群中肤色与每年紫外线暴露情况 间的关系。你一定很好奇这个公式是什么?这个公式就是W=70…AUV/10(W表示相对白皙程度,AUV表示每年紫外线暴露量。70来自于一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