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法国的交际> 第2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部分 (2 / 4)

当有名,这时他特别思念故乡,思念他的母校——杭州美术专科学校(后改为浙江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那虽然只是个“专科学校”,却是名师聚集、人才辈出的艺术圣殿。1935年,赵无极才14岁,就离家来到西子湖畔,在湖光山色间学习绘画,吴大羽、林风眠是他的恩师。从此,画笔伴随他度过了青年、中年直至老年。杭州美专的启蒙教育对他艺术上的成长起了重要作用。在他寻求独特的风格时,自然地把某些中国画的传统和手法糅入他的油画中。

赵无极生于书香门第,祖父、父亲对他的教育十分严格,他青少年时期受的是传统教育,重视忠孝仁义,讲究“报答”。虽然他早在1948年就来到法国,长期生活在西方世界,耳濡目染西方的价值观,但是中国的传统教育已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艺术上取得成就后,赵无极非常希望向祖国的青年传授他的经验,作为对故乡的报答,对祖辈的孝道。

1983年,赵无极在巴黎著名的大皇宫展览厅举办了大型个人画展,大获成功。随后,同样的画在北京展出,参观者却寥寥无几。当时,中国改革开放不久,人们对外部世界还不甚了解,对现代派的艺术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有的人在美术馆蹓了一圈,就跑出来了,还有些人在他的画前指指点点,猜来猜去,小声议论:“这是什么呀?是树?那是沙漠吗?看不懂。”有人干脆说:“什么玩意儿,简直什么都不像!”赵无极听到后,感到没有被自己的同胞接受,一阵孤独感涌上心头。当时他或许体验到了贺知章回乡时的心情:“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在自己的出生地,他像一个“外乡人”。

1985年,赵无极回到自己的母校讲课。在浙江美院,师生们仍深受传统的和苏联油画的影响。赵无极是反对照搬传统画法的,他主张要有自己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当时,学生们还未摆脱临摹的做法,总想看看他是怎么画的,他却对学生们讲,这毫无益处。因此,讲课的效果并不理想。

直至1997年,赵无极的画展又一次到中国展出。开幕式在上海博物馆举行。上海有学习吸纳外来文化的传统,而且此时的中国已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交流广泛,人们的眼界也开阔得多了,伴随视野的拓宽是文化包容性的增加。

用画笔说话的人(4)

赵无极的画展在上海、北京、广州三大城市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参观者络绎不绝,好评如潮。

赵无极欣慰地笑了,他终于被自己的同胞接受了,他不再是“外乡人”了。但是他想的更多的是:培养年轻人,教会他们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创新。他到各地讲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探索之艰难。他不断强调要挣脱传统的束缚,但又不能忘记传统中的精华。他坦承中国书画的传统对自己的创作有很深的影响,中国画的传统中有许多好的东西值得保持、弘扬。但继承传统,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赵无极追求的是“新”,不重复,不重复传统,也不重复自己的画。这一点和许多中国画家的思想是相通的。齐白石曾说:“学我者兴,似我者亡。”吴昌硕批评他的学生模仿他的画,做了一首打油诗告诫他的学生们:“画当出己意,模仿坠尘垢。即使能似之,已落古人后。”艺术领域需要创新,其他领域何尝不是如此呢!

赵无极的家坐落在离巴黎艺术家聚居的蒙巴纳斯不远的一条小街上,临街是一扇小门,除此而外,只有灰色的水泥墙。我们第一次去他家时,曾怀疑是不是找错门了,怎么艺术大师的家像个仓库啊!

进入同样是灰色的小门后,是一间不大的会客室,或是门厅。客人来时就充当衣帽间,大衣都放在一个小沙发上。过了门厅,是中国式的小花园,与门厅和餐厅用玻璃拉门隔开,显得十分透亮。在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