啡屋和书店,经常能听到莫扎特作为背景音乐的出现,可见日本人对他的音乐的爱。也拉近了我们同日本人的精神相通。莫扎特成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20年来一直迷恋莫扎特的新宿画家森木洋说:“领略一番乐曲中所蕴含的悲壮美,人生会变得大不一样!”
赵:说得很好,他也说出了我同莫扎特音乐的关系,长达50年的爱好史,血肉史。不过莫扎特音乐的本质不是“悲壮美”。很遗憾,我没有读到日文原文。也许是翻译不准确,要么就是这位日本画家对莫扎特的理解出了点偏差,或用词不够恰当。贝多芬音乐的本质才是“悲壮美”,莫扎特的音乐艺术世界主要是“亮丽美”,里面还包含着忧郁、悲伤,当然是丝丝缠绕的,隐痛纤悲式的淡淡忧伤。或者说是深沉的伤感,迷人的忧郁。比如不朽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初听莫扎特的东西,只感受到它的明朗,欢快,好像处处是阳光灿烂;等到我们渐渐成熟了,才能觉察出阳光背后的几朵永恒乌云。正是这永恒的阳光和永恒的乌云合在一起才造就、构成了他的艺术的无比伟大。每次听他的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和四十一交响曲,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杜牧的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不过要换掉其中一个“寺”字。因为莫扎特音乐是无形的科隆教堂、米兰教堂和巴黎圣母院,当然也有好些罗马风、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建筑风格。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人心不得其平则鸣(2)
你刚才把当代日本人对精神寄托的寻求同“莫扎特热”联系起来看是很深刻的洞见。我完全赞成。
人的幸福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丰富的物质,充实的精神。对有些人,后者更为重要。我完全能理解为什么日本人在物质方面已经不再要求更富裕的生活了。尽管我本人的物质生活现在离富裕还有一大段距离,但是我早就把莫扎特音乐放在第一位了。
我觉得莫扎特音乐对现代人的最大功能便是它有助于缓解精神因受到种种挤压而造成的焦躁。大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是压抑的根源之一。每当我在拥挤的人群中,我的心境就会变得特别烦躁,想呕吐。回到书房,第一件事便是迫不及待地打开录音机,听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慢板乐章,情绪马上就会变得安宁,清凉,平和,这就是我喜欢莫扎特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我,听他的慢板乐章好比是“重过江南更千里,万山深处一孤舟”。
周:也可以比作是“长空碧杳杳,万古一飞鸟”。
赵:有一回我读一本物理学杂志,读到现代著名奥地利—美国核物理学家魏斯柯普夫这样一段自白:“当我的学生因这个世界感到沮丧时,我就常对他们说,有两样东西使我感到了生活的意义:莫扎特音乐和量子力学。”
我也有同感,尽管我不是一位物理学家,但多年来,量子力学戏剧性的崛起和波澜壮阔的发展,以及它的哲学涵义,一直是我关注的对象。它同莫扎特音乐一道,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做人的乐趣、价值和尊严。基督教有首颂歌叫《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我看莫扎特音乐和物理哲学才是我的避难所,到老到死都是。
近年来,美国人口明显出现向小城镇流动的趋向。因为这样可以避免今天美国大城市普遍存在的拥挤、污染、噪音、凶暴和其他种种的不幸。我理解美国人逃避现代大城市的不幸和危机的要求。不过,我还懂得逃向另一处宁静、甘美的绿洲——莫扎特音乐。
周:既然莫扎特给了我们这么多的恩惠,我们理应无限感激他,报答他。中国古人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们只能采用写本书的形式。因为精神的恩惠,只能用精神相报。
赵:我们终于想到一块来了。写作《莫扎特之魂》的第一动机只能是报恩。除此之外,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