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重大的行动,或者皇帝的军队都够不着的地方,就像是这次这样,皇帝会亲自出马!
次日,按照预定的计划,在深夜,郑芝虎将检荀楼和他的八十多个西厂武装太监平安的送达口岸,没有被发现,这些都是明朝的军队疏于管理,疏于训练,没有任何警觉性造成的!
崇祯皇帝朱由检感慨着这样的军队,怎么能够再吃国家的资源,养着无数的废物,就是用来吃皇银的!
扬州大营的提督是阮永康!这人是阮大铖的堂兄,阮大铖在江南可以算是呼风唤雨的人物!
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安徽桐城(今安徽枞阳??山)人。一说安徽怀宁人。明末政治人物、著名戏曲作家。以进士居官后。先依东林党,后依魏忠贤阉党,崇祯朝终以附逆罪罢官为民。明亡后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与马士英狼狈为奸,对东林、复社文人大加迫害,南京城陷后乞降于清,后病死于随清军攻打仙霞关的石道上。所作传奇今存《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和《牟尼合》,合称“石巢四种”。
阮大铖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天启初。由行人擢给事中,不久因居忧还里。阮大铖曾经列籍东林,为高攀龙弟子。同乡左光斗是东林在宪司的领袖人物,也是大铖倚以自重的朋友。他在打倒方从哲引入的非东林阁老史继偕等人的“斗争”中立下头功,因此名列东林骨干,在《东林点将录》中绰号“没遮拦”。天启四年春甲子,吏科都给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大铖来京递补。而**星、高攀龙、杨涟等一伙人因为与左光斗发生内讧,因此“以察典近,大铖不可用”。而准备改用高的另一名弟子——同为东林闯将的魏大中。经过一番内部交易,等到大铖至北京时。**星一伙人使之补工科。吏居第一,而工居最末。本来按资历递补应该轮到吏科的阮大铖。此时魏忠贤出现了,他让阮大铖遂得偿心愿。但是,阮大铖的官没能做多久,东林的可怕压力就让他上任未及一月便弃官逃回老家。从此大铖与东林决裂。
魏忠贤当权时,他被召至京城,为太常少卿。他深知自己是东林出身,又当上了反东林楷模,估计是两面难讨好,因此行事十分小心。一段时间后,他又归乡里,打算观望形势。
从这一系列的动作都可以看出来这个阮大铖不但在政治上很有野心,也很有手腕,能够在明末政治舞台担当一个重要角色,不是侥幸的!
在原本的历史中,魏党事败,他上书指出东林与阉党都“党附宦官”,应该一起罢官!(阮大铖准备了两本不同的奏章,一起送至北京的朋友杨维垣处。其一专劾崔、魏之阉党。其二“以七年合算为言,谓天启四年以后,乱政者忠贤,而翼以呈秀,四年以前,乱政者王安,而翼以东林”。但杨维垣因为正和东林敌对,因此没有按照他的嘱托“见机行事”,上了第二本)。然后他上京任光禄卿。
崇祯皇帝朱由检当然知道这个阮大铖是什么货色,杀不动也不会用,结果他名列逆案被罢官,避居安庆、南京,招纳游侠,谈兵说剑,结成文社。中途他想与复社和东林讲和,因此在复社领袖张溥为其师周延儒复相而奔走活动时慷慨解囊相助,表示愿意重归东林。东林反对周报答他。因此崇祯一朝终未得仕。不过他举荐以自代的马士英由此登上高位。
崇祯皇帝朱由检由于是重生的,对这些过往,自然十分的清楚,他也同样知道,不是清楚就可以怎么样的,在面对杨鹤的问题时,他已经体会到,历史还是必须要按照正常的规律,他的改制也不能太过刚愎!相对于现在的官场和读书人的结构,他的那一帮刚刚选拔出来的八千多从九品,就等于是水桶旁边的一杯茶,倒进去就找不到了!他想做什么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