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凤穿残汉第二节> 第73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部分 (3 / 4)

子自城门鱼贯而入。据探子来报此番前往邺城应考的士子人数远甚蔡吉在龙口科考。且应考的士子之中还有来自荆州、扬州、乃至徐州、青州的青年才俊。仅此两项就足见天下民心之所向。想到这里,曹操的嘴角忍不住扬起了一丝欣慰的笑意。但见他抬手指着底下的士子,意气奋发地说道,“文若,汝看!天下英才今日皆入孤之囊中。”

然而曹操的话语却让站在一旁的荀彧心头蒙上了一丝阴霾。不可否认曹操此番开科取士确实是将中原士林中的佼佼者一网打尽。可在这些士子之中有多少是为报效汉室而来?又有多少是冲着曹操的威名而来?这个问题恐怕曹操既回答不出,也不打算去考虑。如今外界对曹操的质疑声虽是一浪高过一浪,但任谁也无法否定其对汉室立下的功绩。至于荀彧本人更是从一开始就将曹操视作了中兴汉室的唯一希望。所以下一刻,荀彧暗自按下了心中的不安,不动声色地朝曹操拱手道贺。“恭喜丞相。”

曹操回过头看了一眼荀彧,突然沉声探问道,"文若可还气孤在邺城开科取士?"

荀彧胸口略微一紧,继而艰涩地开口道,"开科取士乃国之大事,于情于理都该在许都进行。"

"而后让天下士子拜谢天子?"曹操冷哼道。

"天下士子来此,不为天子乎?"荀彧扬起头直视曹操反问道。曹操却毫不退缩地瞪着荀彧默不作声。双方就这么梗着脖子对视了半晌。终于。荀彧长叹了一声,冲着曹操苦笑道,"不过是几个士子,主公何至于此!"

听出荀彧话里带话的曹操长眉一竖,反问道,"此话怎讲?"

荀彧直起腰,指着城楼底下应考的士子,侃侃而谈道。"开科取士虽在士林造起不小声势,然来邺城应考者多为有才无名的年轻士子。真正名满天下的贤士,绝不会来此自贬身价。"

"依文若之见,邺城此番开科取士难获名士?"曹操嘴里询问着荀彧,眼里神色却如千年寒潭一般降到了冰点。他当然也知道前来应考的士子大多是出身贫寒的年轻学子。可这又怎样!他曹操向来唯才是举。荀彧若以为凭这理由就能将考场改回许都。那荀文若就太小看他曹操了。

荀彧当然感受到了曹操的怒火,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倒是朗声直言道,"彧以为开科取士之精髓不在招贤纳士,而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荀彧的最后一句话犹如一阵春风吹化了曹操眼中的寒冰。一瞬间曹操觉得他与荀彧又回到了十年前,回到了那段抵足而眠共商大事的日子。这才是孤的文若,处处为孤着想的文若。

"好!好个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文若不愧为吾之子房!"

曹操兴奋地抚掌大笑,荀彧则谦逊地颔首一揖。"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并非是荀彧的灵光一闪,而是他深入研究东莱科举之后得出的成果。至于选择在这时候提出这一观点,一来是希望曹操能悬崖勒马不要再削汉室的颜面。二来则是曹操之前在河北清理兼并打击豪强,将北地的世家名门、豪强土霸得罪了个遍。诚然在曹操高举的屠刀下这些家族都选择了臣服,但荀彧却知晓这种臣服只是暂时的隐忍。眼下的隐忍时间越长,往后的反扑也越疯狂。至少在荀彧的印象之中从古至今还没有那个人在得罪了天下世家还能得善果。所以眼下的曹操急需一个政治契机来弥补其与世家之间的裂痕。借开科取士之机提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口号,既安抚了世家,又能拉拢正在兴起的寒门。更为重要的是,一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在天下士林之中达成共识,身为丞相的曹操就能以士大夫之首的身份名正言顺地与天子共治天下。

荀彧相信以曹操的才智必定能看出这句口号背后蕴藏的巨大政治利益。而此刻的曹操也确如荀彧预计的那般对"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赞叹不已。然而正当荀彧打算趁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