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660 年,唐高宗李治身患风疾,头晕目眩,难以处理繁重的朝政事务。在此背景下,武则天凭借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敏锐的洞察力,开始逐步介入朝政,与李治共同处理国家大事,开启了“二圣临朝”的时代。
这一时期,武则天约 36 岁,正处于政治生涯的上升阶段。她在李治身体渐弱、权力有所保留的情况下,巧妙运用权谋,将权力紧紧握在手中。
武则天能够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并扩张权力,自身具备出色的政治智慧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她善于观察局势,洞悉人心,能够准确把握政治斗争中的关键节点,并果断采取行动。
在李治患病初期,武则天以协助处理政务为由,逐渐熟悉了朝政的运作机制和官员的任免流程。
巩固自己的权力,必须建立起一支忠诚于自己的政治力量。于是,她开始拉拢那些有能力、有野心,但在朝中地位不高的官员。
许敬宗便是武则天早期拉拢的重要人物之一。许敬宗才华出众,但在仕途上一直未能得到充分施展。武则天看中了他的才华和野心,对他加以重用,使其成为自己在朝堂上的有力支持者。
同时,武则天还善于利用李治对自己的信任和依赖。每当李治在处理朝政时遇到难题,武则天总是能够提出独到而有效的解决方案,让李治对她刮目相看。
久而久之,李治对武则天的依赖日益加深,许多重要的决策都交由武则天来处理。这使得武则天在朝堂上的话语权不断增强。
在处理政务的过程中,武则天展现出了雷厉风行的作风和铁腕手段。她对于那些反对自己的势力毫不手软,果决狠辣。
公元 664 年,上官仪,这位唐朝初期的名臣,他出身文化世家,自幼好学,才华出众。其诗词风格绮错婉媚,对唐代律诗发展影响重大。
在政治上,上官仪心怀正义。因认为武则天干预朝政威胁李唐,向唐高宗进谏废后,触怒武则天。武则天果断反击,上官仪最终被诛杀,其家族男子被处以死刑,女子被罚入掖庭为奴。
武则天,在人才选拔领域推行了一系列极具开创性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改革力度颇大。增加了科举考试的科目,除了传统的经史子集,还设置了如数学、律法等实用科目,拓宽了人才选拔的领域。在流程上,她开创了“糊名制”,即考生的姓名被密封,阅卷官无法知晓考生身份,这大大增加了考试的公平性,减少了徇私舞弊的可能。
与现代高考相比,武则天时期的科举虽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不同,现代高考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考察,科目设置更为广泛和多样化。
在武则天的科举改革下,杰出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她治理国家的得力助手。狄仁杰便是其中的代表,他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自幼聪慧好学,心怀报国之志。狄仁杰通过科举考试中的明经科步入仕途。
狄仁杰,这位唐朝的名臣,以其超凡的断案智慧和公正无私的执法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狄仁杰的断案生涯中,错综复杂的案件众多。在并州的一个小村庄里,名叫王二的农夫被发现死在了自家的田地里,尸体周围没有明显的打斗痕迹,只有一把带血的锄头。
狄仁杰接到报案后,赶到现场观察了尸体的伤口和周围的环境,发现王二的致命伤在背部,且伤口整齐,不像是锄头造成的。
狄仁杰开始在村子里展开调查,他发现王二生前与同村的富户李福有过土地纠纷。李福声称案发时自己在家中,有家人可以作证。但狄仁杰并未轻信,他暗中调查了李福家中仆人的行踪,发现其中一名仆人赵四在案发当晚行踪不明。
狄仁杰对赵四进行了审讯,赵四一开始坚称自己无辜。但狄仁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