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部分 (2 / 5)

新房的缘故,加上姐也一直鼓动着爹妈,终于下决心盖了新房。 其实大家都清楚,三立也就是逢年过节回来一、二次罢了。什么盖新房娶媳妇,都是说辞,其实就是想让爸妈过得好一些。 新房盖好后,一家人是在新房内过了新年。 听说三立要带媳妇回家,一家人兴奋不已,翘首盼望三立早点到家。 父亲满意地道:“恩,还是三立说得对,盖了新房,媳妇就娶上了。” 小俩口终于来了,还是开着车来的! 朱敏进了牛家,嘴真是甜,落落大方地跟着牛三立叫爸、叫妈,叫姐姐和姐夫,乐得二老嘴都合不拢了。 母亲给了朱敏一个见面红包,朱敏也高兴地收下了,道:“谢谢爸妈!” 不一会,廖素梅就煮好了二碗“秤砣蛋”,牛三立吃得快,朱敏吃得慢,勉强吃了二个,剩下一个真有点吃不下去了。 牛三立就在众人注视之下,笑呵呵地将朱敏碗中的鸡蛋拨到自己碗里,三口两口吃完了。 朱敏心里高兴,还装作不平的样子,冲廖素梅道:“妈,你看,他还抢我的蛋吃。” 廖素梅就笑,骂牛三立:“你就是饿鬼投胎!” 朱敏给一家人分别准备了礼物,各送给每人一件冬天穿的高档羽绒衣,款式也各不相同。 不时有村里的乡亲来三立家看“新媳妇”,朱敏也是大大方方地跟着牛三立喊人。 朱敏看得出,牛三立一家在村里的人缘很好,大家都在夸赞三立有出息,也夸三立父母人好,“好心有好报”什么的。 这个“好心有好报”是什么意思,朱敏有点不懂。 瞅个空子,朱敏就问牛三立:“哎,三立,他们都说你们家‘好心有好报’,这是什么意思啊?” 牛三立道:“哦,我们家每年会向村里小学捐资助学。就这个原因吧。” 牛三立道:“要不,我带你到村小学看看吧?” 朱敏欣然同意:“好啊。” 跟家里人打了个招呼,二人拉着手向村小学走去。 廖素梅则跟牛传明指了指后山的方向:“我出去一下。” 牛艳凤也道:“妈我陪你一起去。” 牛传明叮嘱道:“快点回来。” 在去后山的路上,牛艳凤说:“妈,新媳妇看着好象比三立大一点哩?” 廖素梅道:“大就大一点,会疼人。” “这倒是。”牛艳凤又道,“妈,朱敏嘴巴是蛮甜的,不过,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没吃过苦的人。” 廖素梅道:“人家这么好的姑娘愿意嫁给我们三立,也是我们牛家修来的福气哩。” 又走了一大段山路,母女俩来到牛家村祖坟地,找到了一座极为普通的墓,墓前立着一块青石碑,上面写着:“京城知青凌之华之墓”,生于公元1951年,卒于公元1971年。 死者年仅二十岁。 廖素梅瞅瞅四周没人,就放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诉说:“之华妹子唉,三立回家来了,带着媳妇回来了,新媳妇又漂亮,又贤慧哩。” 牛艳凤也在一边道:“之华阿姨,三立现在真有出息了,当了乡里的书记,前不久还上了省里的《东江新闻》,还上了《东江日报》,省里的领导都表扬他哩,我们全家都从电视里看见三立了!” 这事是真的,刘荣昊一行在冠山乡的考察先是上了幽州电视台的《幽州新闻》和《幽州日报》,几天后又上了省电视台的《东江新闻》和《东江日报》,只是内容有所压缩而已。 是村里有人先看到了新闻,告诉了三立家,三立一家人就守着东江台,终于守到了晚上的重播。 还真是看到了牛三立,看到了牛三立向领导汇报工作的画面,只是没有听到他的声音。 说完这些,牛艳凤强拉起廖素梅:“妈,回去啦。” 廖素梅抹着眼泪站起来,道:“之华妹子,我回去了,改天再来看你。” …… 牛三立至今不知道自己的生身母亲就是长眠在后山的凌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