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非常难。而且现在的大环境也很功利,所以出个好的演员真的是非常难。”
“我认为,张口就说发展,谈何容易,必须先继承。怎么继承当然也很难,老先生相继都去世了,全国“宝”字辈的老先生也就十位,“文”字辈的也就二十几位,相声并不景气。为什么不景气,毛病在演员,好多演员拿这个当作是急功近利挣钱的方法,这是手艺,我会一段,有点腕了我可以全国各地到处去骗,甚至可以骗到死,挣了钱我可以干别的,是江湖艺人的那种。不是说他不喜欢相声,没有从小学相声,只是偶然进了这行,大批的外行充进了这行才使相声没落了。当然,我也不是排斥半路出家,主要是说相声的态度,因为现在许多人都是招摇撞骗,我们反对的是这种人。加上解放后国家不允许带徒弟,把相声断了,不是观众断了,是后台断了,演员断了。”
一个非著名相声演员的北京生活(1)
举头望明月,我是郭德纲
一个周日的下午,天桥乐茶馆的后台。离演出正式开始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后台简陋,狭仄,没有椅凳,人们站着换上长袍大褂。郭德纲在一个角落里,和他的徒弟何云伟对词,是开场的一长段莲花落。周围人很多,有些嘈杂,郭德纲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他嗓音洪亮,换上了深红色的大褂。
前面剧场里面已经坐满了人,坐票加站票,满满当当的,人们都在等待郭德纲上场;而剧场门口,还有200多人排队等着买票。剧场的人到后台找郭德纲商量,郭德纲临时决定,晚上再加演一场。而此类的加演,对于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郭德纲说:“如今订票都需要提前十天。”郭德纲在后台的人群里,来回穿梭,忙碌又沉着,他对演员们叮嘱着什么。那种架势,仿佛令人回到上个世纪的30年代,马连良或者梅老板在后台勾眉……
下午两点钟,演出正式开始,郭德纲上台抱拳,先来一段定场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是郭德纲。”台下顿时笑声一片……
天桥的新艺人
居住在菜市口米市胡同的刘大爷还能清楚地回忆起他年幼时在天桥看演出的情景。那时候是天桥的兴盛时期,各地的艺人在这里撂地摆摊,张口就是生意。在天桥可以看到相声大师侯宝林、快板艺人高凤山、“北京琴书”艺人关学曾、拉洋片艺人“筱金牙”、杂技艺人“飞飞飞”、杂技艺人“赛活驴”……
天桥一带,曾经是曲艺最繁盛的地方,平民的乐园,高手的舞台。如今,刘大爷隔三差五的去天桥,为的是听一下午郭德纲的相声。郭德纲生活在民间,表演在民间,20块钱就可以笑一下午,快乐永远都不是廉价的。
如今已经是一票难求,每到周末下午,天桥乐茶馆都是人声鼎沸,很多人排队几个小时,可能连一张站票都买不到。要想订包桌的票,需要提前十天。有人开玩笑说,就差有挂票了,有挂票人都得满了。
2005年11月5日,郭德纲回到天津,开办自己的相声专场演出。衣锦还乡,可以容纳一千多人的天津大礼堂座无虚席,很多北京的“钢丝团”赴天津看演出,恰逢那天有雾,高速封路,这上百号人又坐火车去的天津。2006年1月11日、12日,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在解放军剧院举行新年相声大会,从7点半一直演到凌晨,返场多达22次,最后一次返场时,郭德纲激动地对在场的观众喊出:“只要你们愿意,我可以永远说相声——说到死!”
“非著名相声演员”的“著名”生活
郭德纲总是自称“非著名相声演员”,事实上,2006年以来,郭德纲的名字反复被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