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不只是美国商业和金融中心,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艺术中心。仅中央公园的周围,便有很多文化设施。公园东边沿第五大道东西两侧,自北向南,有纽约市博物馆、国际摄影中心、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博物馆、犹太博物馆等十几个博物馆和文化建筑。其中,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最齐全的博物馆之一,含有15个独立的馆所,236个展厅,汇集了世界各国历史文化的精品。公园西边,有世界一流的展现人与自然发展进程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天文馆。位于西53街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珍藏着自十九世纪以来各种流派的艺术品,是举世闻名的现代艺术宝库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前,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驻地在西第66街155号,街对面便是举世闻名的林肯表演艺术中心所在地。曼哈顿的剧场、演出厅难以胜数,仅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就有包括大都会歌剧院、艾弗里·费希尔厅、纽约州剧院、爱丽丝·塔里厅、维韦安·博蒙特剧院等多个演出厅和剧场。作为林肯中心一部分的茱莉亚音乐学院,曾为世界各国培养出许多著名的歌唱家。几条街之隔,洛克菲勒中心附近的卡内基音乐厅和无线电城市音乐厅等,也都是各国艺术家们梦寐以求的表演场所,百老汇大街沿线的剧场、戏院、舞厅更是多得令人眼花缭乱。除此之外,曼哈顿还有世界著名艺术家和作家们曾经居住过的格林威治村及索禾等具有特殊文学艺术氛围的社区,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纽约市立大学等众多高等学府及收藏齐全的图书馆。实际上,世人对曼哈顿的向往与其说是仰慕它的繁华,更多的是被它丰富的文化生活所
曼哈顿东河边的联合国总部(3)
吸引。
联合国总部
联合国总部的主要建筑是一幢犹如一个竖立的火柴盒似的大楼,高165.4米,共39层。联合国秘书处的大多数部门都在这座楼里,最上面的第38层是秘书长办公室。与主体高楼相连,是长而低的会议厅建筑,内有各种大、中、小会议厅,休息室和餐厅等,延伸过去是联合国大会厅。与大会厅相对,坐南朝北,是哈马舍尔德图书馆。这几个建筑物相连,构成一片凹形的建筑群,即通常所说的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1945年12月10日,美国国会一致决定邀请联合国在美国建立永久性的总部,其他一些国家也发出类似邀请,1946年2月14日在伦敦召开的联合国大会接受了美国的邀请。当年年初,首先在纽约布朗克斯区的亨特学院建立了临时性的联合国秘书处;8月,迁到市东边长岛的成功湖。1946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接受了小洛克菲勒的850万美元赠款,用以购买纽约曼哈顿东部罗斯福大道原为纽约市一个屠宰场的18英亩地皮。同时,纽约市政府也捐了附近的一些土地,并承担了价值3000万美元的改造工程来建造联合国总部办公大楼。
联合国办公大楼的建造颇经过一番周折。据2002年1—4月的一期《联合国秘书处新闻》报道,当时的联合国第一任秘书长赖伊任命了一位名叫哈里逊的美国人为首席设计师,于1947年成立了包括来自苏联、法国、比利时、加拿大、中国、瑞典、巴西、英国、澳大利亚以及乌拉圭的十名建筑师组成的设计委员会,外加一些来自美国、南斯拉夫、希腊、波兰的顾问及为数众多的助手。中国建筑师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委员中没有非洲国家的建筑师,而巴西建筑师Niemeyer因系共产党人,被美国拒发签证未能来到纽约。关于联合国大厦的建筑风格,建筑师们有过争论。法国建筑师Le Corbusier 原来的设计是桩柱形;澳大利亚的Soileux反对板式摩天楼,认为此类建筑固然省钱,但风格过于实际,称不上是一个纪念性的建筑物;瑞典的Markelius则赞同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