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贾赦之所以带他们出来也帮他们报了名参加武举。
他们这三年来除了要学习武功还要读书习字,虽然习文方面不怎么样,但武举最主要的是考武功,第一关的童试只要武功够好,文考这一方面只要能写字,一般也能过去。
这四人若是考了武秀才也是好的,当然能考上武举人,甚至武进士就更好了。
贾赦在水路上摇摇晃晃了大半个月,终于在八月初三到达了金陵,而此时离武举开始不过只有三天时间了。
等贾赦的船靠了岸,留守金陵老宅的管家王善财(王善宝的兄长,)就迎了上来,恭恭敬敬的把贾赦迎回了贾府的金陵老宅。
等一切都安排好了,贾赦等要参加武举的五个人,休息妥当了,武举也就迫在眉睫了。
抱歉,又短小了,梅雨大概只能在入v以后才能粗长一些些了,,,大家不要矜持,花,花收藏,,,别大意的向我砸过来吧~~~~~
第22章 武举1
022武举1
武举对大清的民众来说,那是三年一度的大事,虽然大家重文轻武,但不可否认的是,看热闹什么的,什么时候都是武比,比文比热闹的多。
(ps:清朝的武举人比试能不能旁观梅雨不知道,但本文大家就当是能在一旁观看的吧)
相比于文举,因为怕舞弊什么的,大家都被关在小号里考试,武举那可是简单的多了,是不是真材实料一比就知道了。
所以,当贾赦跟着考校官员来到第一场的骑射场地,见到人山人海的围观者之后,有种恍惚回到现代的错觉。
第一场考的是骑射,顾名思义,那就是骑马射箭。
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以上来自度娘)
总的来说,这规则两个字:简单,说简单那就真的是很简单,场地已经设好了,有专门的记录人员在,每个人只需要上去考一下就行了。
说难就难在,这不同于是站在地面上射靶,在移动的马上射箭考的不止眼力要好,协调能力要好,更重要的是,运气要好。
不过会去报考武举的人自然都是对这点有信心的,毕竟这和文举不到开考不知道题目是不同的。
千百年下来,武举考来考去也都是,骑射,武功之类的,不同则是场地的设置,路上的障碍物,箭靶的远近相隔的之类的。
其实最主要的是时间,特别是来报考的人数多达数千人,就算是一个人一刻钟一天也考不完。
索性古人早就总结出了方法,考试的顺序由抽签决定,每个人都能领取一个和抽签抽到的名次一样的号码牌。
按名次上场的时候就会领到九条写有和号码牌一样数字的布条,这些号码条是需要参考者自己亲自绑到箭枝上去。
然后考试完会有专门的人员收取箭枝,再交给专门记录的人员记录下来,整个过程都在众人的目光之下,尽力避免出现作弊的情况。
当然了,之前说了要运气好,因为为了节省时间,考试都是十个人一组的。
虽然有明规律令不得暗中使绊子陷害其他人,但什么规定都是有空子可钻的,若真要陷害其他人还是有方法的,只要手段够厉害能不让人发现。
贾赦的运气很好,不过是两百多号,所以巳时刚过三刻就轮到贾赦去领号码条了。
和贾赦同一组的十个人当中只有两个少年人,贾赦和一个娃娃脸少年,其他的人最少也在二十多岁,至少从外表来看,实在是够粗犷啊,十足的练武之人的即定外表。
“嘿,你叫什么名字?”可能因为只有贾赦一个同龄人,少年跟在贾赦身边门道。说完了之后可能又觉得自己这样很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