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他连《论语》、《孟子》、《史记》、《唐诗》、《宋词》、《三国》、《水浒》这些书也着迷,而且他的记忆力卓尔不群,不能说过目成诵吧,也能达到过目不忘。许多古代的诗文,他看个两遍三遍的,便能倒背如流。直到现在,他还能把《三国演义》、《红楼梦》整章整回地背下来。
有一次,两个朋友请冯爷吃饭,冯爷喝了酒,跟两个朋友说他能背《三国》。那两个朋友不信,对他说:“你甭背书,如果能把《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的目录背下来,我请你到贵宾楼吃鱼翅泡饭。”冯爷说:“好,甭请我吃鱼翅泡饭,一百二十回,我背下一回,你掏十块钱,一千两百块钱,把钱预备好吧。”他扭脸叫过服务员,给了她一百块钱,让她打车到王府井新华书店买了一套《三国演义》,他一口气把这本书的一百二十回条目背了下来,那两个朋友照着书看,一个字不带错的,接着他又从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开始,滔滔不绝地往下背,连着背了三个章回,也一个字没落,让这两个朋友和在场的服务员对他叹服不已。朋友认输,拍出一千两百块钱。冯爷把钱拿起来,转身给了两个服务员说:“拿着,算是我给你们挣的小费!”
人们把中国古代的经典书籍视为“国学”,现如今学“国学”成了热门。有钱的大款上几个小时的“国学”课,要缴上千块钱的学费,殊不知“国学”,练的是童子功。不过话又说回来,有冯爷这样“国学”童子功的人并不多。他的这些“童子功”,为他日后玩书画打下了非常厚实的文化底子。
冯子才有三个女儿。三弟子卿见他没儿子,便想把小儿子冯爷过继给他。冯子才当然很乐意,可是夫人和三个女儿却耷拉了脑袋,不是因为别的,主要是冯爷长得太难看。冯子才的三女儿头一次见到冯爷,居然给吓哭了。过继之后,冯爷就要搬过来住,成天看着这对“阴阳眼”,夫人怕把三个女儿吓出个好歹来。冯子才明白娘儿几个的想法,只好婉转地回绝了三弟的好意。
不过,冯子才有才也爱才。他认为虽然冯爷长得寒碜,但是有奇才,当不当他的儿子无所谓,一笔写不出两个冯字来,他毕竟是冯家的根儿。所以不管夫人和女儿怎么反对,他心里打定主意,想用心栽培这孩子。他在大学当老师,对教育孩子自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冯爷后来鉴定书画独具慧眼,跟冯子才的栽培有直接关系。
冯子才家也住着一套中规中矩的四合院,院子里种着很多花草树木,院子当中是一个很大的藤萝架。每到夏天,冯子才便把京城几位有名的书画家邀到家里,在藤萝架下品茶饮酒。兴之所至,这些老先生还会泼墨挥毫,赋诗酬唱。
每到这时,冯子才便让冯爷过来背几段古诗古文,或者唱两段京剧助兴。当时冯爷才七八岁,那些老先生看这个小孩儿长得挺怪,却这么有才气,都挺喜欢他。高兴的时候,这些老先生们也会即兴画张“斗方”,送给他留个纪念。一来二去的,冯爷喜欢上了书画儿。
其实,冯子卿手里也藏着不少名人书画,只不过他玩的东西太杂,喜欢的玩意儿太多,对书画收藏不像冯子才那么专一就是了。冯子才收藏的古代名画儿确实不少。自打冯爷喜欢上书画以后,每次到他二大爷家里玩,便磨着二大爷给他讲画儿。
冯子才手里藏有不少画册、画谱和书画鉴赏方面的书,他拿出这些画册和书让冯爷看。冯爷的脑子好,凡是看过的画儿都像录像机似的记在了脑子里。冯子才见他如此痴迷,便让他背古代历史年表,记每朝每代画家的名字、身世、都画过什么画儿,等到冯爷把这些都记得滚瓜烂熟了,才开始给他讲画儿。所谓讲画儿,其实就是教他如何鉴赏这些字画儿。
说到这儿,得跟您多交代几笔,诸位有所不知,在古玩当中,除了金石碑帖,最难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