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月球秘密 科普> 第11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部分 (2 / 4)

申请报告,并计划在香港回归前完成发射任务。据当时参与了该计划?费预算工作的?航天总公司综合计划司的一位同志回忆,整个工程的?费预算大约4亿元,其中测控系统的?费为亿元。至于?费的来源,###总理有意向从总理的准备金中筹集2亿元,由国家计委筹集2亿元,所以?费问题不太大。

当时,这个方案也叫“嫦娥工程”,由于对月球探测尚未提出一个完整的发展规划,缺乏长期和有深度的科学探测目标,而且国家的航天技术基础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扎实,科学研究的价值不十分明显,再加上工程开始论证后很多单位的研制费用“猛涨”,导致这个报告被国务院领导否决了。后来,宋健同志专门写信给中科院院士、仍然在作月球研究的欧阳自远,嘱咐他一定要吸取这个教训,第一要有明确的探月目标,第二不能向国家要钱太多。

早在1979年12月,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太空委员会就起草了一份《月球?议》;?议共21条,确定了月球探测和开发的三项基本?则:禁止把月球作为军用;自由探索;月球及其资源为人类共同的继承财产。然而,自1984年7月?议?联合国批准生效以来,只有智利、墨西哥、摩洛哥、澳大利亚、奥地利、荷兰、菲律宾、乌?圭和巴基斯坦等九个国家在?议上签了字。

航天白皮书的味道(1)

从热情冲动到理智缜密,月球探测的论证在?历了两次反复后更加务实了。

20世纪90年代初,继美国和苏联之后,日本也向月球送上了一份礼物,骄傲地成为了世界第三个“月球国家”。1995年时任“863”计划航天领域首席科学家的闵桂荣院士等人有点坐不住了,他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在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这航天科技三大领域中,深空探测至今还是我国的空白点。他们的忧虑不再是出于单纯的政治竞争,更多地是想到了在未来空间资源的分享中,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人权和利益。因为他们在研究国际航天活动的发展趋势的时候,发现了一条清晰的脉络,人类的航天活动在?历了空间技术的研究应用阶段之后,必然地要走向空间环境的研究和利用阶段。于是,他们再一次郑重地提出了“中国也要搞月球探测”的建议,并组织成立了“863月球探测课题组”,期望把月球探测作为深空探测的起点加以推动。

在给国家的报告中他们写道:“我国已?掌握卫星技术、运载火箭技术、测控网技术和发射技术,我国有一支技术雄厚的卫星技术研制队伍和空间科学研究队伍。我们对月球探测器和月球科学跟踪研究了多年,因此,我国开展月球探测活动条件已?完全成熟。”

这些平时富有?养、不动声色的科学家甚至有点激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月球的战略意义、政治意义、?济意义远在南极之上。”他们在论证报告中很豪迈地写道:“拿出当年进军南极的气概,探月活动不需要跨世纪,争取在建国50年大庆前实现首次中国的探月活动,加入月球国家的行列。”

这一课题组的论证工作得到了“863”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闵桂荣和王大珩、陈芳允、王永志、孙家栋、杨家墀、王希季、屠善澄及陈述彭等十几位院士的肯定。从技术上讲似乎不存在突破不了的难关了,但是国家有钱来进行这样大的投入吗?前几次探月计划的搁浅,多多少少也与国家掏不出过多的钱有关。据航天著名专家屠善澄先生回忆,在讨论探月论证报告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炯研究员从政治?济学的角度对我国开展探月工程可行性的分析十分精辟,给大家增添了极大的信心。王炯拿出了一组数据,我国当年的GDP水平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相当,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共投入了250亿美元,我们只拿不足他们1/10的?费来进行探月,国家的?济实力是完全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