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夫,兵贵神速,当命董将军取海东道兼程进兵,我等悉出精锐,分路接应才是,如今走河湟,旷日持久,大夫又只分偏师筑路屯粮,扼险置戍,此乃持久计,如何能收奇袭之效?”
众将窃窃私语,纷纷点头,所有目光,都集中到王忠嗣的帅案前。
王忠嗣脸色如常,并不答话,只缓缓站起身来,帐中喧嘈之声,霎时尽消:
“众将各依将令行事,不得有误,散帐。”
帐外,旗幡摇弋,马蹄声声。
火拔归仁等拔队启程时,脸上俱有泱泱之色:
这样的差事,恐怕不会有多少斩获了。
“光弼,王大夫向来用兵明敏,此次……”辕门外,哥舒翰和李光弼并马而立,目送着渐渐远去的队伍。
李光弼沉吟道:“据我看,主帅此次,是别有思忖啊。”
哥舒翰大奇:“哦?快,说来听听。”
李光弼踌躇着正待开口,却见中军方向,一员牙将匆匆驰来:
“哥舒将军,李将军,大夫便帐相请。”
便帐的气氛自然随便的多了,王忠嗣轻裘缓带,倚案而坐,案上摊着一幅羊皮地图,案边侧坐着一个黝黑精瘦的绿袍汉子,正指指划划,解说着什么。
“快,坐过来。”王忠嗣的神色甚是和霁:“你们一定对我适才的将令颇为不满罢?”
两人也不谦让,近前坐了,李光弼闻言不答,哥舒翰踌躇片刻,终于还是开了口:
“末将不敢不满将令,只是……只是有些不解……”
王忠嗣大笑:
“不解我此次用兵,如何这般不知缓急,是吧?”
哥舒翰低头不语,等于是默认了。王忠嗣忽地收住笑容,神色凛然:
“你们可知道,定计要取石堡的是谁?”
两人相顾愕然:主帅这样问,这个定计之人,当然决不会是董延光了。
“难道……难道是……”李光弼忽地压低了声音。
王忠嗣黯然点头:
“圣上屡次密谕我进取石堡,我每次都上书谏阻,圣上虽没勉强,心中却甚是……董延光是万骑屯将,天子亲兵,此次上书,无非是圣上不便再强我出师,变个法子对我激将罢了。”
哥舒翰道:“石堡扼进藏咽喉,兵家所必争,失守至今,已经六载,圣上命大夫进取,并无不妥啊!”
王忠嗣一笑:“浑惟明,你来说。”
那个绿袍瘦汉应声展开羊皮地图:“吐蕃地广人稀,幅员数万里,山高土寒,水急峡深,自石堡至柏海草野八百余里,自柏海至北山口盐泽石渍三千里,自北山口至逻些城雪野山川六千里,天恶田薄,粮草无着,人马久行,疲弊多死……”
王忠嗣打断他的话,摇头道:“圣上只道得了石堡就扼了吐蕃咽喉,殊不知吐蕃地方广袤,石堡不过是其区脱边塞而已,如何能制其要害!”
哥舒翰低头默然,李光弼却抬头道:“虽如此,卑职等已打探确实,石堡守卒,不过千人,取之谅不为难,大夫何必以一城得失,拂人主之意呢?”
王忠嗣不答,眼睛看向浑惟明,浑惟明会意,接着道:
“吐蕃以道路绝远,救应为艰,故用兵之道,虚中厚外,诸论都典重兵屯于四境,海西山北,是其重镇,游屯不下两万骑,加上诸部、揾末,不下两万万五千人,气候相习,道路相谙,实是劲敌。”
王忠嗣脸色肃然,续道:“石堡城之险大家都一清二楚,如今吐蕃举国为守,顿兵坚垒,仰攻险阻,非死亡数万士卒不能成功,适才浑惟明也说了,此地虽险,却不足制吐蕃要害,用如此代价去换,实在是得不偿失啊!”
李光弼沉吟道:“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