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面都不讲,有好几次都把米英杰骂得抹了眼泪,还是赵猛讲情,才肯给他个好脸儿。
罗铭在米英杰心中,是兄长、是严师,尊敬之外也有些怕他。而流烟则不同,米英杰是打从心眼里的亲近、喜欢,一见面就扑上去撒欢,把这些日子的委屈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米英杰人长得好,嘴又甜,一口一个“流烟哥哥”,哄得流烟真拿他当自己的兄弟,疼到了心里。孩子觉得委屈,流烟自然要好生安慰,这一通嘘寒问暖,把米英杰问得心里跟喝了蜜似的,又甜又暖。
两个人一起说话,米英杰问起父母和姐姐,流烟顿了顿,还是说了一切安好。
米英杰不告而别,米府也乱了套。一发现人不见了,米老夫人急怒攻心,一头栽倒。米老大人也气得不轻,骂了一通,又哭了起来,一时明白一时糊涂。这可急坏了米小姐,她一个未出闺门的女孩儿,又要忙着照顾母亲,又要安抚快急疯了的父亲,顾左顾不了右,真是乱得没了头绪。还是柳子期知道后,让柳宁江到米府里帮忙照应,这才渐渐稳住阵角。
米夫人中风,病势凶险,差点一命归西;米大人明白过来,就跑到天庆帝跟前哭诉,说来说去,米大人没有好了,倒把罗平的伤心事勾了起来,两个父亲抱在一起痛哭,都骂儿子不孝,为国尽忠就连家里的老父都不顾了?
流烟来后第七日,天庆帝派快马传来圣旨,罗铭领众将在将军府前接旨。
圣旨上先褒奖了边关将士,还说随后会送来一批物资,犒赏三军。这次跟罗铭来的文官武将也各有封赏,官阶都上调了一级。赵猛升得最多,六品校尉直接升至正三品参将,俸禄也多了几十石米粮。
圣旨之外,还有一封书信,信是写给罗铭的,罗铭拆开一看,差点笑出来。
信里没写别的,就三个字:不许去!
罗铭忍了半天,将书信叠好,收进怀里,想着如何给天庆帝回信。
北莽之行他是一定要去的,如今也只有先斩后奏,安抚好天庆帝,等他平安回来,再去罗平跟前请罪了。
天庆十八年一月,北莽退兵。
三十万大军一日之内整装开拔,第二日,罗铭在太平岭准备就绪,跟在北莽大军后面,一路向北莽都城新渝进发。
石洪升不准罗铭多带人马,此次随行的,除去罗铭、流烟、蒋念白、赵猛、刘喜、米英杰六人,还有十几位文官、武将,和谈官员共有二十人,肖文恺、司马鸿等人也都随行。其余还有三千亲兵,押着石方城走在最后。
罗铭本不肯带流烟去北莽,劝他在太平岭上等自己回来。
流烟根本不听,这次离别,他已经吃够了苦头,他再也不想远在千里之外,担惊受怕的等着。
米英杰则是硬要跟着,还放出狠话,如果不带着他,他就像上次似的偷偷跟去。
去北莽可不比上次,上次再怎么样也是在自己国家的国土上,再折腾也不会闹出两国交恶的矛盾,如果放米英杰一个人走,他到底还小,历练不够,谁也料不到能出什么事,还不如带在身边省心些。教训两句,罗铭也就由着米英杰跟着。
朋友、爱人,都跟他一起深入虎穴,罗铭深感责任重大,几晚失眠,考虑去北莽后要如何行事,才能让他们一行人都平安无事的返回东离。
前路漫漫,罗铭有些迷茫无措,想到已经是敌非友的燕君虞,心里更是空落落的,像无端缺失了什么,怎么都不心安似的。
流烟看在眼里,也并没说什么劝慰的话,罗铭与燕君虞的事,还是要他们自己解决才好。他们俩都是心高气傲的人,决不肯轻易低头,若想重新和好,恐怕要经历好一番波折才行。
走了半月,已到了玉龙关,再往前走,就是两国的交界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