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好出路。
蔡书舟明显的比原来更用功了,疥疮那讨厌的玩意儿随着春天的到来,也慢慢的好了很多,蔡书舟基本上没什么压力,轻松上阵,向着重点去冲刺了。
老蔡也许是因为经济上稍微好了些,看起来精神格外的好,一高兴,还陪蔡书舟去镇里买了些作文辅导书,还特意去镇里的中心中学门外看了看,很气派的大门,很大的操场,别提了,蔡书舟显得信心十足,还跟老蔡说,要不了几个月,他就会来这个地方来上学了,叫老蔡把钱准备好就行。老蔡看到蔡书舟这个样子,好像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影子,非常的宽慰。
蔡书舟上学后没多久,生产队里又开起会来,说是上面又来政策了,这次是分山到户,也就是把赵家湾这四周的山林全部划界分给各家各户,由各家自己看管。队里只留下最里面的那片老林子,作为公山。老蔡现在是不怎么关心那些事了的,只是打心眼里还是很反对,好端端的集体养了好多年的山林子,到了个人手里,还不是几天就砍光了?但毕竟是上面定下来的政策,不几天,各家各户就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山林子了。特别是那个赵火青,穷了他妈多少辈子了,这次一分山,他马上就背着个斧子,天天上山砍树,家里几个孩子都不怎么念书了,特别是那个“破钵”,由于体格好,天天跟着一起上山砍树背树去卖,一下子就改变了面貌。
不过这种现象不光是他一家了,其他的原来很困难的人家,因为子女多,能干活,关键是能上山砍树,能背下山,所以,很快就一下子卖了不少钱,特别是那些年轻小伙子,有了钱之后,就开始买摩托车。那个时候市场上还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摩托车了,就是那种嘉陵牌,赵家湾就是那个时候一口气买了七辆嘉陵,其中就有老老蔡的小儿子,也就是那个叫做冬生的小家伙,转眼成了毛小伙了,他也买了一辆嘉陵,这样一群年轻人成天七辆摩托车一字排开,一溜烟的在山村的小路上狂奔,这样好像是有了一些改革开放的气息,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只不过是把山上的树木变成了钱罢了,也就是吃了老祖宗的老本,跟把绿色银行砸碎,把钱取出来大伙分了没什么两样。
成群的摩托车算是山乡的一点变化,不过还有一些较大的变化,那就是盖房子了,农民一有了钱首先想到的就是盖房子。一个是改变居住环境,孩子大了,人口多了,大家总不至于都挤在一个小屋子里吧。再就是撑门面,自从分山到户以后,赵家湾确实风光了好一阵子,一家家的,突然一夜之间就盖起了一栋栋的红砖瓦房,有的还盖起了两层楼房,惹得当时那一带的乡村非常的羡慕,那个时候,赵家湾的新房,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个缩影,因为其他的房子都是五六十年代盖的土坯房,大家都一样,过去了几十年,一直没有什么改变,现在赵家湾这边一下子全都住上了宽敞的红砖瓦房,当然老蔡家除外,你说大家还不羡慕么,不过一旦变成嫉妒,就麻烦了,最后变成一句话“仔卖爷田不心痛”。
老蔡家当然也是分了山的,六个人口的山也没少一块,至于山场的质量应该算中等,不算最好,但也不算最坏,应该还是有树木可卖的。可老蔡这一辈吃亏就吃亏在他的性格,毕竟是毛主席培养出来的好学生,还停留在集体公家的思维上,既然集体把山场交到个人管理,那就应该管理好,不光不能砍不说,还坚决要去种树。你说他这个人是不是脑子有病,全村人都在砍树卖钱,他老人家跑到山上一看那些树,这棵摸一下,还得长几年,摇了摇头,那棵摸一下,正长个儿,砍了可惜,就这样山上转了一圈又回来了,一棵也舍不得砍。把个玉桂气的都要疯了,没办法,玉桂只好自己背着斧头上山去砍了几棵大的,但由于山路又窄,又远,背不回来,只有坐在山上干着急,后来还是村里其他路过的好心人帮玉桂把那几棵树给背了回来。老蔡就这么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