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兩家人里,他們的父母原本在絲坊里就是干苦力的,繅絲這樣的手藝活,跟他的父母兄弟挨不著邊。
尤其家裡兄弟姐妹多。
是非就多。
他們家一年到頭,能拿到手裡的銀錢更是少,家裡兄弟姐妹幹活多,還吃不飽,被那些叔伯嬸子當苦力使。
種桑養蠶,全是他們家的事情。
可是吃香的喝辣的,跟他們沒啥關係。
到不能說爺爺奶奶偏心眼兒。
只能說父母兄弟還是蠢笨了些,沒有,真的拿下這個手藝,總不能白白的廢了那些干繭。
把他們送到吳家絲坊去當初就是為了他們家能有一個改換門庭的,要不然家裡兄弟姐妹到最後恐怕連成親都不行。
不過沒想到陰差陽錯,他們現在反而兩個人都成了家族裡的羨慕對象。
也許陸家絲坊似乎在鳳山縣沒什麼名氣,可是好歹人家的繅絲手藝那是槓槓的。
最重要的是,本來以為年才能成為弟子,在從弟子到出徒,起碼還要年。
哪裡知道他們一年就已經出徒。
羅青只把那些糧食和東西肉都拿了回去,但是月錢沒有交過去。
反正家裡爺爺奶奶也只會以為師傅已經算是不錯,學徒都能給這些東西,要是再挑,那就是不知好歹。
這些月錢攢上一些就能給哥哥姐姐們準備婚事。
家裡那些叔叔嬸嬸早就鬧得不可開交,一個一個的都想分家單幹。
他們家大概是最吃虧的。
魏然家情況雖然好一些,人家家裡那些叔伯兄弟還算團結,彼此也都相讓,可是家裡在和氣也沒用,人家說貧賤夫妻百事哀,一樣平見家人一樣哀。
魏然家裡今年也遭了災。
他奶奶病了兩場,光是吃藥就吃了小半年。
家裡要不是多虧有了她的月錢支應著,保不齊一家子就得喝西北風了。
所以兩個徒弟回來之後都去求了師父,只是跪下來,默默地跟師傅請求。
能不能讓他們兩家,也像方家村這些人一樣,哪怕是簽訂契約,搬到村子這裡來開絲坊。
反正他們也是小絲坊,到哪裡去不是去。
可是只要能依附師傅,真正來說,他們並不知道方家村的人和師傅達成了什麼樣的協議,才能讓師傅傾囊而授。
但是兩個人都知道,整個方家村的人都以師傅為首,非常尊敬。
老老少少全部都聽師傅的。
這儼然就像是一個大家主一樣的存在,而且在這裡的確是師傅說了算。
沒有人能越過師傅去。
第170章 求
兩個人正月里回來就給陸見安足足跪了兩個小時。
陸見安一開始根本就沒弄明白這兩個徒弟要幹嘛。
後來讓他們到書房裡仔細的談話,才知道兩個人有了這樣的心思。
其實兩個徒弟還很純善,什麼話也不藏著掖著,把自家的情況都說了,明明白白。
尤其是羅青她們家現在人腦子已經要打成狗腦子了,不過就是為了各家的利益,雖然小絲坊生存不易,可是他們看到羅青一個不過才學了幾個月的人都能做了繅絲師父,雖然沒有回去拿了月錢,可是這吃的喝的穿的,可是拿了不少。
那些叔伯兄弟早就心裡動了心思,想把各家的孩子都送出去。
鳳山縣裡那些大絲坊可多的是,只要能進了誰家門裡不用多說,能給些吃的喝的,那也能改善家裡的生活。
節省了糧食不說,還能補貼家裡。
到時候再學會了手藝,那不是一舉幾得。
家裡的不管男的女的,將來婚嫁都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