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大臣多是久混官場的老油條,他們一開始是眼紅徐晉所獲得的封賞,所以一心只想著收回徐晉的國公爵位和太保官銜,腦子一時轉不過彎來,如今舊武勛集團的舉動提醒了他們,所以稍加琢磨便會過意來。
是啊,徐晉若得了國公爵位,看似是占了大便宜,實則不然,因為封了國公便不能再任實職了,兵權也得交出來,只有在皇帝的欽命之下才能領兵出征,平時只能待在家裡當個富貴閒人。
徐晉才二十五歲,將來入閣拜相那是板上釘釘的事,但是,如果他當了國公就不同了,別說入閣拜相,就連實職的官都不能當了,所以說,當國公對徐晉來說其實是得不償失的事!
難怪武勛集團如此賣力推徐晉坐上國公之位,這是明捧實貶,不懷好意啊!
明白了箇中原因的文官不由恍然大悟,剛才拼命叫囂著要收回徐晉爵位的言官都偃旗息鼓了,首輔金獻民亦沉默了,因為徐晉若當了國公,老老實實地待在家裡當個富貴閒人,不參與政事,對他來說顯然也不是一件壞事。
此時,文官集團中卻有一人站了出來,此人個子矮小,卻風儀俱佳,正是詹事府侍講學士徐階。
「皇上,臣以為定國公所列的三條理由有待商榷。」徐階朗聲奏道。
嘉靖對徐階的印象極好,也十分器重,從調徐階到詹事府任職便可見一班了,因為詹事府是東宮輔臣,換而言之就是將來負責教育輔助太子的,乃未來的帝師。
「徐子升且奏來!」嘉靖沉聲道。
徐階朗聲道:「其一,徐晉大人功勞顯赫是不假,但封國公卻是過了;其二,皇上對徐大人的追封,是在誤以為徐大人身隕的情況下作出的,如今收回追封,重新封賞很有必要;其三,定國公拿徐大人與於節庵相比大不妥,沒錯,徐大人為大明開疆拓土,論武功確實更勝於節庵,但是別忘了,於節庵雖然匡扶社稷,但自始至終均不受爵,而徐大人如今已位列一等侯了,又豈能再破例封國公?」
「徐子升所言極是,臣附議,文臣封國公的先例不可輕開!」夏言站出來大聲道。
戶部尚書秦金也馬上站出來附和道:「臣亦附議!」
接下來陸陸續續又有十數名官員站出來支持徐階的言論。
說來有點滑稽,剛才首先跳出來,叫囂著要把徐晉從國公之位上拉下來的言官們都沉默了,而一開始選擇沉默的徐階、夏言、秦金等人這時卻主動出來要求收回對徐晉的封賞。
很明顯,那些言官是眼紅黨,他們一開始的目的是想讓徐晉把吃進去的好處都吐出來,但當他們明白徐晉若當了國公,失去的會更多時,他們便沉默了。
反觀徐階、夏言和秦金等人,他們一開始沉默,而選擇這個時候出聲,顯然是不想看到徐晉放權,從此當個富貴閒人。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為他們與徐晉交好,其次是他們明白徐晉是個能臣,繼續掌權對大明有益。
接下來的一幕不用描述,相信大家都能猜到了。
以定國公徐光祚為首的舊武勛集團拼命要徐晉當國公,而以秦金、夏言、徐階為代表的理性派則拼命要讓徐晉當不成國公。
首輔金獻民沉默、言官們沉默,因為他們就算臉皮再厚,也不好意思這個時候改弦更張,把徐晉推上國公之位。
就這樣,兩方人馬你來我往,臣槍舌劍地爭論了半天,結果誰也干不過誰。舊武勛集團的人多是武將出身的粗人,論口才自然是不及夏言這些飽學之士,但是他們勝在人多,以十敵一,總算戰了個平手。
嘉靖看似聽得很認真,卻是有點心不焉,因為大家爭論了這麼久,作為當事人的徐晉竟然一言不發,讓人捉摸不透。
正在此時,吏部尚書方獻夫輕咳了一聲道:「皇上,大家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