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军舰不得私自搭载平民,更何况琅威理治军严谨,管理严苛。正当各舰管带看着这群处境悲惨的同胞一筹莫展之际,邓世昌挺身而出,冒着受军纪处分的风险,接纳这些华工上舰,“允带八人回国,命下午来船帮同作工”。
当然约亨看到这本日记的内容,也是很多年以后了。
1888年5月10日,7艘舰艇汽笛长鸣驶入台湾海峡,下午5时30分到达金门岛附近,岛上炮台鸣放礼炮致敬,此时各舰上的官兵已经依稀能够看见厦门岸边的壮观场景,以2艘定远级铁甲舰为首的北洋水师各主力舰,以及南洋水师的琛航号炮舰,都以全舰饰的盛装在等待欢迎归航舰队,7艘军舰在此与北洋水师舰队进行了编队,正式加入北洋水师序列。
至此,北洋水师共有定远级铁甲舰2艘,致远级巡洋舰2艘,经远级巡洋舰2艘,济远级巡洋舰1艘,超勇级巡洋舰2艘,威远级炮舰2艘,登瀛洲级炮舰1艘,海镜级炮舰1艘,共13艘千吨级以上军舰,总吨位超过3。7万吨,仅北洋一支舰队就远胜日本全国海军实力。这支庞大的舰队是当之无愧的亚洲第一(注1)。而这个荣耀将只能伴随她短短6年就要拱手相让。
注1:1887年邓世昌是挂营务处副将衔,虽然用当时的清军武官官职和现在的军衔去挂钩比较困难,不过硬要算也能算是一个少将,虽然作为一艘军舰的管带,在当时欧洲海军体系里也就是个上校军衔。而且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即使是低级武官也能喊将军,所以这里喊邓世昌叫将军也是可以的。
注2:其实这个人原本是英国使馆的人员,这里安排成德国使馆人员了。
注3:这里是故意不提世界排名的,因为关于北洋水师的世界排名说法很多,但是实际上都是有问题的,因为衡量海军排名都是以国家为标准的,单纯的给某支舰队进行排名显然是不可能的。清国海军在1884年是以千吨级军舰总吨位45120吨排名世界第10的。而当时日本是以19936吨排名第13。而所谓的1890年北洋水师世界第6的说法是不对的,而清国海军世界第6的说法则是计算舰艇总数的,当时清国海军舰艇总数97艘,是世界第6,但是如果算总吨位,当时清国是97艘舰艇总吨位78190吨,世界第10。日本则是以30艘舰艇总吨位44635吨排名第11。
第45章 日本人买了粗又长,客官也来几根
1888年2月12日,约亨驾临斯德丁港,此次到来依然是为清国订购的4艘巡洋舰送行,由于致远级建造周期相对较长,因此1887年11月才完工,接着再进行海试,清国接舰人员熟悉设备,所以拖到现在才得以回国。而在硕效船厂早4个月完工的经远级完成海试后则一直停留在但泽港,不过在清国接舰人员到来后,为了更好的进行演练,因此也转移到了斯德丁,不仅这4艘巡洋舰,连同作为赠品的2艘80吨鱼雷艇和清国后来又在英国订购的一艘90吨鱼雷艇此次也一同出航,两艘德国制鱼雷艇分别为左队一号和左队二号,而英制鱼雷艇为右队一号,并且清国还另外向伏尔铿船厂订购了左队一号同型鱼雷艇3艘,以散件形式运回清国,在德国技师的指导下组装。
此次前来接舰的清国北洋水师领队正是撤旗事件的主角,头衔为会统北洋水师提督衔二等第三宝星的英国人琅威理。约亨从伏尔铿船厂听来的小道消息,这位英国海军上校、北洋水师提督阁下即使是在德国也把前来接舰的北洋水师官兵管的牢牢的,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