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迷徒3> 第10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部分 (2 / 4)

如有两只同样牌子的笔,一只是心上人送的,一只是展柜里买的,从物质的角度来讲,这两只笔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展柜里的那只笔可能用两下就扔了,但是心上人送的这一只,却是死也舍不得沾上墨水。类似情况还有很多,我再举一个极端点的例子,这一次地震,全国震惊死伤无数,我们心里很沉痛,但是在地震只前不久,缅甸大飓风同样夺走好几万的生命,但是很多人却把这个当成一个新闻来看。同样是失去,为什么差别如此之大?这就是赋予!

赋予在生活中占有了很大的地位,到处都是,名字,文字,语言,文明,爱情,友情,爱国主义,国界,权力,身份,图腾,信仰,礼义廉耻,仁孝道德……包括金钱,这些东西都是赋予的结果。如果在秦朝,你拿着一张纸去买东西,不被抓去了连坐才怪,但是我们现在就是在用纸买东西,这个纸的价值就是人为赋予的。最能说明赋予的例子其实是我们的生日。我想实际上生日与每一天的区别都不大。但它就是不同。为什么?赋予。假如这样的一种情况,你的父母因为某些原因忘记了你的生日,于是随便拿了一天当你的生日。假如你不知道你父母在骗你,那么你也会与其他的人一样庆祝你所谓的生日的那一天。所以,并不是哪一天很特别,而是你赋予了哪一天涵义!

一个人,老得一塌糊涂,但心中又不接受自己年老的现实!我们是说服他接受自己客观的看待的年龄问题呢?还是让他心中相信自己仍然年轻呢?一个人死了,我们是接受他死了的现实呢?还是相信他仍活在我们的心中?假如你选择了后者,那么这就是赋予的结果(因为他不可能再年轻,他也不可能真的活在我们心中)。

我讲过,对于世界我们做的只能是接受,发现与应用。在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接受――不接受。换成成语就是‘无可理喻’。并不是任何事情都一定要讲道理按逻辑才行得通的,这种‘无可理喻’,就是一个赋予!任何我们经历的事物事件物体,或者是所思所见所感,都会以数据的形式储存在大脑的某一区域,当事物被存储的那一刻,就被建立了联系,而当数据再次被调用的时候,不管这种调是以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样的目的,只要出现第二次调用的行为,这种调用的行为都被附上了某种含义,这个存储与调用的过程,就可以被看着是‘赋予’。简单的给‘赋予’下一个定义:‘赋予’就是人为的强制性的给予联系――包括精神联系,逻辑联系,非物质联系等等。这也是一张《兰亭序》模本在我的心里敌不过一张“于儿”的普通书信的缘故。同样因为赋予这个行为是带有相当的主观的意愿在里面――情绪的波动是相当大的,一个小东西可以让你感动得要死,一个大东西有时候让你无动于衷。于是,同一个事物,我可以根据当时的情绪赋予它可大可小的价值。后文中我会讲到“付出-得到=0”的公式,但是赋予这个行为让一个等式给活生生的变成了不等式。比如我付出代价,却失去了女友,也得到了经验,我可以赋予这个经验很大的意义,虽然我失去了女友,但我学会了坚强,我‘得’大与‘失’!我也可以赋予这个经验相等的意义,我失去了女友,但得到了经验,无‘失’无‘得’,同样,我也可以赋予这个经验很小的意义,就算我得到了经验,但我失去了“于儿”,再怎么‘得’也不能偿‘失’。这就是‘赋予’的含义。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赋予这种能力很多时候体现在主观意愿上,即我认为某事某物如何如何,或者说,我更愿意相信某事某物某人怎么怎么样,正如人死不能复生,但往往我们更加愿意接受他们活在我们心中的某一个角落这种说法。赋予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如果有人对这种能力有点陌生的话,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对这种能力的称呼,叫做“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