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亲子如是戴洁> 第5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部分 (3 / 5)

主观判断性的负面确认啊?他们往往把客观事实变得复杂化,一定要掺杂上自己的见解和判断,以为唯其如此才能教育子女,却不承想很多教训式的言语、负面确认既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规范行为,反而还容易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镜子式说话”尚且不易,把客观事实中的真相识别出来,肯定孩子能够被肯定的地方就更加不容易。

像镜子般说话尚且做不到,而在不自觉的负面确认的互动中,家长如何能奢望让孩子自信、自爱、自尊啊?想得到A的结果却执著地走着 B的路,难道可以到达目标吗?绝对不可能。

客观描述、“镜子式说话”看似简单,却非常难掌握。因为人很容易有一个定势思维:我们跟外界接触,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身体去感觉,当任何一件事情发生时,我们就想立刻给这件事情下一个定义,脑子里就出现了一幅画面——家里的斧头丢了,就怀疑是邻居偷的。当我把“邻居是小偷”的画面放在脑海里,为了要证明“邻居是小偷”,我的判断是对的,于是我看邻居所有的行为都是鬼鬼祟祟,像小偷的行径。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原来是狗把斧头叼到床底下了,斧头找到了。于是我脑海中的那幅画面就变成了“邻居不是小偷”,而我再看邻居的行为又都是正常的了。其实前前后后,人家邻居并无变化,外界并无没有变化,是我自己心里在主观想象、猜测和判断罢了。

一分钟的沉默(2)

对于一个行为、一件事情,这种下定义、判断,的确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当一个陌生人对我说了一句话,我就从这句话得出一个判断:他很危险或他很友善,他是坏人或是好人,基于这个判断我会决定自己应对的方式。也许诸如此类的判断曾经让我们赖以生存,帮助我们保护自己。这种思维是正常的、自然的,能在很多情况下帮到我们,这不过分。但也不能够像“疑邻盗斧”那样任其蔓延,同时更需要对这个判断有一个觉察,做一个区分,就是说在对事物和行为做出反应的时候,我要觉察到自己处于何种状态——是客观描述,还是主观判断,还是猜测……

一盆植物摆在大家面前,每个人看见都有自己的形容、评价和反应。你用尺子量过之后说“这盆植物高二十厘米”,这是客观的描述;你说“我觉得它蔫了”,因为你看到植物的叶子下垂着,于是就判断它的叶子耷拉了,猜测它是缺水了、蔫了。如果你清楚地知道你是在主观猜测和判断,事实也许和你的猜测、判断不一样,你就需要亲自考察一番,仔细来研究一下这盆植物的真实状况,看看事实,是不是真的缺水了?你走近花盆用手摸一下泥土,哦,原来泥土是很湿润的,那植物还缺水吗?你上网查了查资料,原来这种植物的叶子都是下垂的……主观判断和猜测并不等于事实,它有可能契合事实,也有可能不是事实;同时,事实也不等于真相。重要的在于主观时知道自己在主观行事。

我们一起思考,区分主观、客观,和亲子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孩子放学回家对妈妈说:“妈妈,老师点我名了。”妈妈听到孩子的话,猜测道:噢,孩子是不是被批评了?但妈妈知道这仅仅是自己的猜测,所以就先把它先放到一边,对孩子说: “老师点你名了?”孩子回答说:“是啊,老师表扬我了。 ”看,原本妈妈猜测的是孩子被批评了,事实却是孩子受表扬了。这位妈妈就觉察到猜测与事实之间的差距。

父母们需要非常注意,当知道自己是在猜测和判断的时候,请你把自己的猜测和判断先放到一边,首先来跟孩子核实一下:孩子,是这样的吗?看看事实是什么。

人生之中有一种烦恼叫做庸人自扰。什么叫庸人自扰?就是你忽略客观真实,一味地把事情想象成对自己不利的样子,其实真实的情况是不是这样的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