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对话对他目前的身体来讲已经快到极限了。
“皇上,您先休息吧,未名会在这儿陪着您的。”我上前扶着康熙躺下,为他掖了掖被角。
“好。”康熙点点头,疲倦的闭上眼睛。
这位老人已近油枯,半生叱咤不过一抔黄土。尸骨未寒,兄弟相争,就算坐拥千里疆域,也难掩这份痛楚吧。
在过去的十年里,无一日不觉得度日如年,整日所想便是如何打发时间。而这三天,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祈求时间可以过得再慢一些,再慢一些。
看着身边亲近的人一点一点迈向不自知的预定的死亡,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三天里,我看着隆科多(原来就是我在园里撞到的那个络腮胡)每日准时进来代替胤禛向康老爷子请安,看着畅春园中的侍卫每隔几个时辰便踏着整齐的步伐进行换岗,看着康老爷子喝下一碗又一碗药水。
似乎所有人都对我这个突然多出来的人自动的视而不见,我不知道这是康老爷子的安排还是因为每个人都箭在弦上,太过紧张反而没有注意到我。
而我,也真的像是一个透明人一般。
无能为力,我什么都无能为力。
对所有事情通彻的知晓和对这一切都无能为力的事实令我无比痛恨自己,我害怕康熙的辞世,更害怕接踵而来的自相残杀。
十四远在西宁,胤禩胤禟已经淡出舞台,我心里清楚,现下的畅春园已经全部在隆科多的掌握之下。而隆科多,之前曾投于胤禩党下,现在又与胤禛交好。而康老爷子膏肓已深,怕是也不可能像之前一样对现下的一切洞若观火。
云波诡谲。用着四个字来形容再为不过。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大帝在这个世上弥留的最后一天,在一片昏黄摇曳的烛影中到来。
可怜天下父母心
康老爷子今日的精神似乎好了许多,一早醒来便拉着我陪他说话。
“未名,朕已经将弘历带入宫中亲自抚养了。弘历那孩子还真是讨人喜欢,聪明机灵,像足了你十分。”
“等朕身体好些,便摆驾回宫。到时候你就可以好好看看他了。”
“弘历这孩子学什么都快,性子也喜人,不像胤禛,胤禛小时候总是被师傅骂,不过他倒是特别勤奋,也算补拙了。”康熙提到自己的孙子儿子们,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个做父亲应有的慈爱。
只是这份慈爱,也只能在我这一个不相关的人面前流露。他的孩子们,他的臣子们,是永远也没有办法看见的。
“在这些儿子,就属胤礽、胤禟和胤祥最为聪明,一教就会。不过礽儿被我从小惯坏了,吃不得苦。胤禟最会在背后下苦功夫,听宜妃说,这小子总是会准备功课到后半夜,然后第二天博得个满堂彩。还有祥儿,文武双全,为人也义气。除了胤礽,朕最喜欢的儿子就是他了。”
多数时候,都是康老爷子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着。讲累了,便倚着床头小憩一会,醒了后继续说着。
他似乎想把这么多年对每一个儿子歉疚的父爱弥补回来,但是却找不到一个出口。只有对我絮絮叨叨的从一件件小事说起。
他说的时候脸上带着笑,我听着却觉得心里全是血泪。
“禛儿这孩子从小就认死理。认定了一件事,就不撞南墙不回头。还记得在他小时候,朕一天给他说了个囊萤映雪的故事。结果他半夜就跑到御花园捉萤火虫,用半透明的布包着读书。第二天红着一双眼睛告诉我那个典故是骗人的。”
听到这里,我不由得“噗嗤”一乐,这种事情,倒也只有他这么固执的人才做的出来。
“他小时候就不喜欢说话,可能是因为一直由孝懿仁皇后抚养的原因,和德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