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部分 (3 / 5)

有的并不出于〃面谈〃,而是写信写出来的,也就是为此。各色各样的程式,不是耍笔头,不是掉枪花,都是实际需要逼出来的。文言信里还不免残存着一些不切用的遗物,白话信却只嫌程式不够用,所以我们不能偷懒,得斟酌情势,多试一些,多造一些。一番番自觉的努力,相信可以使白话信的程式化完成得更快些。

但是程式在口气的传达上至多只能帮一半忙,那一半还得看怎么写信文儿。这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没什么可说的。不过这里可以借一个例子来表示同一事件可以有怎样不同的口气。胡适之先生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裁缝,花了许多钱送他儿子去念书。一天,他儿子来了一封信。他自己不认识字,他的邻居一个杀猪的倒识字,不过识的字很少。他把信拿去叫杀猪的看。杀猪的说信里是这样的话,〃爸爸!赶快给我拿钱来!我没有钱了,快给我钱!〃裁缝说,〃信里是这样的说吗!好!

我让他从中学到大学念了这些年书,念得一点礼貌都没有了!〃说着就难过起来。正在这时候,来了一个牧师,就问他为什么难过。他把原因一说,牧师说,〃拿信来,我看看。〃就接过信来,戴上眼镜,读道,〃父亲老大人,我现在穷得不得了了,请你寄给我一点钱罢!寄给我半镑钱就够了,谢谢你。〃裁缝高兴了,就寄两镑钱给他儿子。(《中国禅学的发展史》讲演词,王石子记,一九三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北平晨报》)

有人说,日记和书信里,最能见出人的性情来,因为日记只给自己看,信只给一个或几个朋友看,写来都不做作。〃不做作〃可不是〃信笔所之〃。日记真不准备给人看,也许还可以〃信笔所之〃一下;信究竟是给人看的,虽然不能像演说和作论,可也不能只顾自己痛快,真的〃信笔〃写下去。〃如面谈〃不是胡帝胡天的,总得有〃一点礼貌〃,也就是一份客气。客气要大方,恰到好处,才是味儿,〃如面谈〃是需要火候的。

1940年1月29日…2月1日作。

(原载1940年2月昆明《中央日报》《平明》副刊第169期)

人话

在北平呆过的人总该懂得〃人话〃这个词儿。小商人和洋车夫等等彼此动了气,往往破口问这么句话:

你懂人话不懂?——要不就说:

你会说人话不会?

这是一句很重的话,意思并不是问对面的人懂不懂人话,会不会说人话,意思是骂他不懂人话,不会说人话。不懂人话,不会说人话,干脆就是畜生!这叫拐着弯儿骂人,又叫骂人不带脏字儿。不带脏字儿是不带脏字儿,可到底是〃骂街〃,所以高尚人士不用这个词儿。他们生气的时候也会说〃不通人性〃,〃不像人〃,〃不是人〃,还有〃不像话〃,〃不成话〃等等,可就是不肯用〃人话〃这个词儿。〃不像话〃,〃不成话〃,是没道理的意思;〃不通人性〃,〃不像人〃,〃不是人〃还不就是畜生?比起〃不懂人话〃,〃不说人话〃来,还少拐了一个弯儿呢。可是高尚人士要在人背后才说那些话,当着面大概他们是不说的。这就听着火气小,口气轻似的,听惯了这就觉得〃不通人性〃,〃不像人〃,〃不是人〃那几句来得斯文点儿,不像〃人话〃那么野。其实,按字面儿说,〃人话〃倒是个含蓄的词儿。

北平人讲究规矩,他们说规矩,就是客气。我们走进一家大点儿的铺子,总有个伙计出来招待,哈哈腰说,〃您来啦!〃出来的时候,又是个伙计送客,哈哈腰说,〃您走啦,不坐会儿啦?〃这就是规矩。洋车夫看同伙的问好儿,总说,〃您老爷子好?老太太好?〃〃您少爷在那儿上学?〃从不说〃你爸爸〃,〃你妈妈〃,〃你儿子〃,可也不会说〃令尊〃,〃令堂〃,〃令郎〃那些个,这也是规矩。有的人觉得这些都是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