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部分 (3 / 4)

帮助的民族又不理解这有着日本血统的老人。但我们从老人的函中,总觉得可以还原某些东西,“丁逆之妻及其他某某两巨奸之妻亦参预逆谋”,“被捕时带去三克拉钻石二粒”,这在张爱玲小说和李安电影《*》里是上海滩麻将桌和六克拉钻戒让麦太太心动的所本。张爱玲是借烈士的躯体,烈士的钻戒,塞进了自己对胡兰成的爱恨,张爱玲在改写这个故事时,回首前尘往事,难免把自己投影在王佳芝的身上了,因此她笔端流泄“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感情”。

勾稽真相的故事

是中日战争改变了郑苹如生活的轨迹。原本豆蔻青春的她该在政法大学里静静读书,完成学业后做法官;她有恋人,她在照片背后写给恋人的絮语是那样的炽烈。如果不是战争,她该享受风晨雨夕爱的呢喃;她是那样的美艳,中日的混血,使她综合了两个民族的特异与优长,灿烂处如月下的樱花与雨后的牡丹,她应该开成民国年间里最好织锦上最快乐的花朵和最娇艳的叶子。

然而战争来了,一切都变得诡异,特别是在上海滩的人,堕落的有之,奋进的有之,有的附逆,有的消沉。作为女性,难免更给家人和朋友增添了一份揪心。历史不仁,美丽聪慧的女性往往遭遇加倍的苦难。女性是战争里易碎的琉璃,不管是捧在手里还是含在嘴里。

作为一个法官的女儿,郑苹如如果不是出于家国,他的父亲是不允许她出入黑暗龌龊的交际场所。在《*》电影演出后的日子,郑苹如的侄子回忆说,祖父对他很慈祥,但是对姑姑管教却很严格。有一次邻居家女儿打来电话,告诉二姑郑苹如,朋友带来一把电吉他,叫她过去欣赏。祖父对那家邻居印象不好,不准郑苹如去。郑苹如央求:“去去就好啦。”祖父摆出他的法官脸:“不要讲,不准去就是不准去!”

但郑苹如却出入百乐门、仙乐斯等上海滩著名的舞厅。豆蔻的年华,不是出于性情,也非生计。当时的郑振铎先生是见过郑苹如的,他们是万宜坊公寓的邻居:身材适中,面型丰满;穿的衣服并不怎样刺眼,素朴,但显得华贵;头发并不卷烫,朝后梳了一个髻,干净利落,并不像一个“浪漫”的女子。郑苹如出入交际场合,曾引得万宜坊邻居的侧目。这样一个貌美而又有着中日混血的女子,为着身体里有一半汉族人血液,在歌舞场里,她是欢快的吗?那里面该有着怎样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虽然历史从来不关注这样的细节,抗战史也不屑于过多地注意到这样一个奇异的女子,如果不是《*》电影,也许她就湮没不彰。但就在无聊的人给她泼脏水的时候,在她殉国快七十年的时候,二○○六年底,南京路上的老字号王开照相馆地下二层档案室内的消防龙头突然爆裂,淹毁了大量老照片,只有少数放在高处的照片得以幸免,这里面人们看到了曾上《良友》封面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郑苹如。在这个国人争说《*》的狂潮中,郑苹如现身了,她是以她的美的再现和殉国来讨这个世间的黑白和公道吗?历史不是死的,它有着我们常人所不解的诡异,这照片出现的精神意义不同寻常。在和平的时日里,有谁知道民族的悲情漫漫。我们看到了郑苹如跨时空的美的尊严,在历史的变革和转折期,她是以她的美给我们提供现代的阐释吗? txt小说上传分享

非涉风月 何关色戒(6)

就是这样一个女子,我们可以从两件事看出她的机智与担当。一是她曾把获得的汪精卫出逃情报第一个刺探出来,再就是一九三八年,当时日本首相的儿子近卫文隆也来到上海。在一场舞会上,近卫文隆认识了郑苹如。她姣好的容貌、高雅的气质、流利的日语让近卫文隆一见钟情,很快两个人就在各种场合出双入对。这时候,中日战争已经进入相持阶段,社会上开始风传双方有意展开和谈。这个消息让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