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一句:中央警卫局副食基地依托地热生产的鲜活农副产品直供中南海。
48.故宫的文物去哪儿了?
Q 游客火星弟弟问故宫
首先,你们不是叫故宫博物院吗,怎么感觉更像是景点,里面都没多少文物可看,还不如我们陕西历史博物馆?其次,没啥文物还被偷了?
A 故宫某工作人员答游客火星弟弟
首先,我们确实是博物院,地库里有上百万件藏品,公众能看到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之所以不能在故宫内展示更多文物,是因为故宫建筑本身就是文物古迹,而且是土木结构,不允许接电,没法走线路,无法达到基本的保温保湿要求,所以文物只能放在地库里。陕西历史博物馆是现代建筑,而法国卢浮宫等也不存在防火、用电问题。长期来看,只能通过修建地下故宫来解决这一问题。
故宫被盗的不是文物,而是临时展品。这种事情谁也想不到,不会再发生了。
49.中国在你脑中是什么概念?
Q 梦之一半问台湾地区的“80后”和“90后”
对于你们,中国是一个什么概念?大陆在你们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从一出生,你们看到的就是你们脚下的那片土地!接受的就是你们大人给你们的教育!吃的就是你们那儿成长的瓜果牛羊!对于隔海相望的“公鸡”,你们的体会也许远没有你们的父辈那么深!那么在你们眼中,对于“回归祖国”这事儿是否像大陆大多数人一样热情?
A 台湾大学社会学硕士在读学生小时候答梦之一半
不可否认,因为历史因素台湾对大陆存在许多复杂的情绪,这份复杂的情绪在我们父祖辈当中也许表现为乡愁,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却免不了困惑。事实上,我是典型受中华文化教育长大的孩子,在文化上对中国古典事物有很深的孺慕之情,这份孺慕之情来自于想象的中国。但是,文化上的亲近并没有让我们对大陆感到亲近。
对我来说,文化上的倾慕和全盘认同是不一样的。我这一代的台湾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会对两岸问题感到困扰,因为大家越来越清楚二者有了不同的进程。
更进一步来说,我发现大陆人对台湾的想象也是很矛盾的。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我在上海做足浴的时候跟一位大姐聊天,她很热烈地问我关于台湾的事,也表明了对“同胞”的热烈欢迎。
有趣的是,谈话快要结束时她突然问我:“哎呀,你的普通话怎么讲得这样好,那些从日本、韩国来的人都不会讲普通话的。”
今年我去了一趟上海,发现大陆社会气氛有了些转变,越来越多人开始更开放地思考自己和国家的关系,我相信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坏事。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得以松绑,我认为这是进步的象征。很期待未来世界看到的大陆也能有不一样的面貌,就像我看到的那样。
》 Q49延伸阅读
爱丽丝的秋海棠/杨佳娴
作为一个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生的台湾人,我刚好经历过威权时代与非威权时代的过渡。解严的时候我九岁,来年蒋经国去世,我当时不知道这代表什么意义,只是发现附近一所提供给半工读学生的宿舍,那些蓝制服的青年全都跑出去,聚集在杂货店里看电视,交头接耳。一种奇怪的气氛在串流。
而我在南方的台湾第二大城高雄长大,这座城市一度被当做“民主圣地”(曾发生过“高雄事件”,逮捕了许多国民党外运动人士),可是,某些自由思潮,也很奇怪的,比起台北,还要慢一点才影响到中小学内的校园生活。所以,我拥有令我的同年纪台北朋友错愕的若干经历。
例如,小学时代,班级导师发给每个同学五张卡片,假如听见同学说台语,就可以要求该位同学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