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法、意、荷、比等国派出了殖民部部长、国会议员和驻美大使、公使这样级别的人物,其中大多数人是熟悉远东问题的外交专家。
在当天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第一次会议上,休斯国务卿并没有象与会各国代表预料的那样,发表一篇传统的、优雅的、空洞无物的开幕词,而是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抛出了美国的第一张牌:停止海军军备竞赛,六大海军强国美、英、中、日、法、意按照5:5:4:3:1。75:1。75的比例裁减海军军备,将超过这一比例的主力舰和辅助舰只全部废弃或沉没,并在今后10年里完全停止建造新的主力舰。休斯说:“整个世界都在关注本次会议,期望减轻由于军备竞赛带来的沉重负担。美国政府认为,我们应当毫不拖延地满足这种愿望。”休斯的一番讲话赢得了会场大厅内“大喜若狂的如雷掌声”。
削减海军军备是华盛顿会议的直接起因,虽然此前英中日等国都因无力承担巨额的海军军费开支而有放弃造舰计划的打算,但是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条件和比例,则是要为之力争的。
召开华盛顿会议当时,美英中日三国海军总吨位比例为7。5:5:7:4。9,现役主力舰吨位比例为10:6:7。2:6。8。如果把已经开工建造的那一部分计算在内,主力舰的比例则变为10:7:9:8。7,英国已经不占多少优势,特别是英国主力舰的老化程度高于美国。美国希望经过限制的四国海军实力对比为10:10:7:6,中国希望四国海军的实力对比为10:10:5:5,表达了想要缩减海军发展经济的愿望,但日本却希望至少要保持10:10:6:7的比例。
由于日本顽固的坚持要保持对美“七成”的比例,致使华盛顿会议一开场的气氛便很是紧张。
美国人并不了解,“对美七成论”一直是日本海军政策的基础,该观点起源于明治末年,当时日本海军战略家吉田清风和秋山真之就提出,在与英美交战时,日本海军至少要保有对方70的兵力,才有50的胜算;佐藤铁太郎的信条是进攻舰队必须对防守舰队保持50以上,也就是3:2的兵力优势,因此防守舰队的实力要超过对手的2/3,达到70,才能有战成平手的起码基础。
日本海军从上述命题得出结论,以美攻日守的战略设想为前提,如果日本舰队不能保持美国舰队70以上的实力,结果就是平时不能阻止战争爆发,战时不能阻止美国舰队奔袭日本近海和本土、在日本登陆。1907年的《帝国国防方针》决定在以美国为主要假想敌的情况下保持其七成的海军兵力,1918年修改版《帝国国防方针》再次确认了这种思想,召开华盛顿会议前夕,日本“限制军备对策委员会”就曾提出“绝对有必要拥有对美70以上的海上兵力,在此比例以下,绝对没有让步的余地”。;
美国方面对美日海军兵力对比的意见也与此大同小异,在助理海军部长富兰克林?罗斯福与海军作战部长孔茨上将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为华盛顿会议提出的材料里,提出美国为弥补太平洋地区海军基地的不足,有必要对日本保持3:2的兵力优势。海军部长邓比最后批准的允许美英中日对海军兵力保持的比例为10:10:6:6。
日本代表团按照出行前的既定方针,针对休斯的方案提出了修改意见,日美海军比例至少为7:10,参加交涉的日本代表加藤宽治认为,“日美海军为争夺太平洋的支配权,以及日美两国围绕中国引发的争夺,必然导致日美海军的争霸战,而日本不利于持久战。……美国工业实力雄厚,平时没有必要保持大军备,即使用由于日本同等或劣等的常备兵力,仍能在战争爆发后及时扩充舰队,保持安全。而象日本这样在资源和工业上都居于绝对劣势的国家,平时不拥有强大的常备兵力,一旦危急就无所依靠。”加藤宽治